杀菌植物筛选及其活性成分鉴定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物质,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引发了人们对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忧虑。研究开发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农药迫在眉睫。我国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以它们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药用植物,在活性追踪指导下,对其主要抑菌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为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本文对28种药用植物丙酮提取物抑制常见植物病原真菌效果进行筛选,对抑菌活性较好,研究较少的药用植物虎杖的主要抑菌成分在活性追踪指导下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中药药理选取有清热解毒、驱风利湿以及驱虫、杀虫等功效的28种药用植物,用丙酮浸提,以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ium)、茄镰孢菌(Fusariumsolani)、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法对28种药用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达100%,乌梅(Armeniaca mume)、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和木香(Aucklandia lappa)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利用孢子萌发法对抑菌效果好的药用植物进一步研究,发现这几种药用植物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2.应用菌丝生长法,测定虎杖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粗提物浓度为1 g/L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P.aphanidermatum和P. capsici效果较好,抑制率为40.78%和40.65%。EC50实验表明,虎杖乙醇提取物对P. capsici的抑菌活性最好,EC50为1.18 g/L,对F. solani的活性次之,EC50为1.34 g/L。将虎杖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并对各萃取物进行活性测定。其中虎杖乙酸乙酯萃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最高,且均高于乙醇浸膏,说明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3.在活性追踪指导下,通过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对虎杖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编号为REd-5-a和REd-6-d两种主要的抑菌活性物质。REd-5-a对P. capsici和F.oxysporium的EC50分别为0.17 g/L和7.99 g/L。REd-6-d对P. capsici和F.oxysporium的EC50分别为0.009 g/L和0.013 g/L。REd-5-a为橙色针状结晶,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及碱溶液。REd-6-d为白色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应用UV、IR、1H-NMR和13C-NMR等有机波谱方法并与文献数据比对,确定REd-5-a为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即大黄素,REd-6-d为3,4,5-三羟基芪即白藜芦醇。
其他文献
本课题制备了8mol﹪Y203稳定的Zr02(YSZ)固体电解质材料和钙钛矿型混合导体材料BaZro.2Coo.5Feo.303.d(BzCF);以C0203为烧结助剂,研究了COO对YSZ的相组成、烧结性能、电导性能、微观
土壤盐渍化是全世界都面临着的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难题,土壤中存在过多的盐分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多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渗透胁迫造成的离子毒害,抑制植物的生长,造成光合速率下降、植株衰老加速,甚至于造成植物死亡。重度的胁迫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伤害,对植物完成其生命史有很大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质量的下降,对农业的生产造成损失。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为蓝雪科补血草属(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