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氧镁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orningwin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氧镁胶凝材料具有高强耐久、防火隔热及轻质环保等优异性能,但由于存在耐水性能差、尺寸稳定性不良及制品脆性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程方面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及养护条件,筛选高效环保的改性剂,优化增韧途径,以制备出耐水、高强、高韧型氯氧镁胶凝材料。以抗折强度、抗压强度、软化系数等为主要指标,考察原料配比及养护条件对氯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MgO:MgCl2:H2O摩尔比为7.5:1:13.89,在此配比下,试样28d龄期的抗折强度33.6 MPa,抗压强度132.4 MPa,软化系数0.37;最佳养护条件为:密封养护,体系内的水分子可以更充分的参与518晶相的形成过程,使试样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以抗折强度、软化系数等为主要指标,考察了酸性改性剂对氯氧镁水泥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硼酸、硫酸铝钾及磷酸铝对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能有改善作用,远不能达到相关水泥材料制品的工程使用要求;有机酸类改性剂如羟基乙酸、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可有效的提高氯氧镁水泥的耐水性能,经改性的试样软化系数均达0.75以上,羟基乙酸改性的MOC试样软化系数为0.93,与净浆试样相比增加86%;丁二酸对氯氧镁水泥没有改性效果,且试样的抗折强度和软化系数损失严重。以抗折强度、体积收缩率等为主要指标,考察了有机纤维及晶须对氯氧镁水泥的增韧改性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有机纤维或者晶须均可以有效的提高氯氧镁水泥试样的抗折强度,降低试样的体积收缩率,使其获得较好的韧性及体积稳定性。其中,在掺量2%时,硼酸镁晶须增强氯氧镁水泥的抗折强度可达39.77MPa,体积收缩率4.63%,相比于净浆试样分别提高51.56%、50.44%。采用响应面设计中的中心复合实验法对硼酸镁晶须掺量、羟基乙酸掺量、酒石酸掺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建立了MOC试样的抗折强度及软化系数的模型,得出的最优配比为:羟基乙酸1.22%、酒石酸0.30%、硼酸镁晶须2.19%,抗折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为1.25%,软化系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为1.14%。响应面分析对优化氯氧镁胶凝材料性能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反应,数学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实现广大数学教师高效课堂的愿望。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主导思想下,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基本走入课堂,教师们的课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很喜欢在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的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
许多教师都对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抽象思维很强问题时感到教起来很困难,使许多的知识难于进入课堂。计算机在教育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
中关村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硅谷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中关村存在的问题,分析指出产业集群机制的缺失和高技术产业集群优势的缺乏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254-01  中学数学教学要讲求实效性,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数学探究的过程,它充满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
本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成就、特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并分析预测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目的:观察六磨汤肛滴配合针刺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药。方药:木香10g,沉香6g,乌药10g,枳实10g,红藤15g,大黄10g,赤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