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全球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大约65%-80%的卒中患者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脑梗死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最为常见的发病类型,这种类型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目前有较多研究发现,炎症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始终,NLRP3(Nucleotide-binding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炎症小体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斑块处的炎症反应与其纤维帽的破裂有较大的相关性,来源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处的栓子阻塞远端血管导致了脑组织缺血,进而导致梗死的发生,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到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s,MES)的出现高度提示脑梗死的发病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NLRP3基因多态性对LAA型脑梗死易感性影响及该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微栓子信号的相关性。方法:在本研究中,病例组选择293例诊断为LAA型脑梗死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2.89±12.58岁,对照组选择265例同时期健康查体者,平均年龄为61.27±10.32岁,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所有病例组患者在入院后72小时内进行微栓子监测,监测时间为60分钟,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将病例组患者分为MES阳性组和MES阴性组。应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抽取入组者空腹肘静脉血,应用DNA提取试剂盒进行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选取NLRP3基因3个常见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612666、rs10754558、rs7512998,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以及直接进行基因测序的方法来明确基因分型。采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基因分析及单倍型分析。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中微栓子阳性患者共76例,阳性率为25.9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结果发现对于rs4612666多态性位点,病例组中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校正P=0.001),MES阳性组中TT基因型频率高于MES阴性组(校正P=0.015);病例组中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1),MES阳性组中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MES阴性组(P=0.015)。rs4612666、rs10754558、rs7512998的3个多态性位点之间存在不完全连锁不平衡,CCC单倍型在对照组分布高于病例组(P=0.009),TGT单倍型在对照组分布低于病例组(P=0.019)。rs10754558和rs751299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及MES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NLRP3 rs4612666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北方人群LAA型脑梗死易感性相关,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CCC单倍型可能降低发病风险,TGT单倍型可能增加发病风险。NLRP3 rs4612666位点多态性与MES相关,TT及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MES发生率。提示NLRP3基因rs4612666位点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斑块处的炎症反应来影响斑块的稳定性,进而影响LAA型脑梗死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