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1999年成立以来,为保证西部地质调查工作者的安全,先后制定实施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部艰险地区野外作业安全保障工作制度(试行)》,在西藏、新疆、青海设立拉萨、乌鲁木齐、西宁、玉树野外工作站和喀什、格尔木野外工作分站,并不断加强紧急救援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安全信息是工作站进行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实现安全生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基于安全信息管理的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为必然趋势。论文针对野外工作站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需求分析,结合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野外地质调查的特点,充分利用安全知识、系统分析方法和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工作站安全信息的科学化、规范化综合管理。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西部多数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通讯联络困难。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区域往往在高山、峡谷,或深山密林,广袤沙漠,险象丛生的沼泽,工作环境十分艰险。拉萨、乌鲁木齐、西宁、玉树野外工作站和喀什、格尔木工作分站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但由于地质调查体制的原因,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为此,地调局提出了安全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保障野外地质调查的顺利进行。第二部分是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详细的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其包涵的内容、特性,它是由人、计算机和其他外围设备组成的人机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支持企业运行、管理和决策方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在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它通过网络把不同地域的安全信息联系起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为安全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决策支持。本文还分析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作用以及建立和应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时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的研究为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全管理平台的使用范围和用户特点,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开发工具使用现下最为流行的Visual Studio.net2005,因为集成了微软发布的Net Framework2.0工具包,所以对于大部分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用户,系统可以达到最好的支持效果。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5,它不仅具有安装简便,大小适中的优点,而其在不占用过多服务器资源的前提下能提供最为方便快捷的数据查询和安全有保障的数据存储。第三部分是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主要是根据课题的设计开发要求以及通过调研获得的工作站安全管理实际情况,进行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并依据设计方案,利用Visual Studio.net 2005和SQL Server 2005技术实现系统的功能。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三层结构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翻页控件设计四部分。三层结构设计是指在在B/S体系中,用户的操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的,极少部分的逻辑事物在前端实现,主要的逻辑事物还是在服务端实现的,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访问层。表示层是用于显示的ASP.NET页面,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所有的业务逻辑代码都在在功能层实现,数据访问层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功能,封装对数据库的操作,贯穿系统的整个解决方案,供业务逻辑层调用。系统的功能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点。该部分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不仅降低软件的复杂性,更有利于软件的维护,便于软件的扩展和升级。根据系统需求的分析,系统的用户分为四类:系统管理员、工作站管理员、地调局用户和工作站一般用户。各用户依据使用权限,执行不同的功能。系统管理员主要管理野外工作站用户和地调局用户信息、野外工作站相关信息和数据库信息。野外工作站管理员主要管理本站信息,包括项目登记、人员培训、安全检查、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地调局用户可以浏览全国野外工作站的分布情况,并能查看各野外工作站的详细信息。野外工作站一般用户可以浏览所在工作站的详细信息。设计良好的数据库是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平台存在的基础,它为系统各项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数据结构保障。本文罗列了系统中主要的数据库表。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Web项目中定义了1个用户控件——翻页控件,用来实现显示数据控件Grid View的数据绑定及翻页功能。最后,本文通过编程实现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登陆界面、系统管理员界面、工作站管理员界面、地调局用户界面和工作站一般用户界面的实现。野外工作站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解决了目前工作站普遍存在的问题——安全信息流失、传输渠道不畅通、反馈不及时等,对工作站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