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火监测是森林防火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及时发现火情、明确火灾发展态势、精准定位火场位置、迅速采取响应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火灾的危害程度。随着林火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我国部分林区已得到了试验性应用。通常由于林区地形复杂,为了提高监测效率,降低建设成本,需要对林火视频监控点进行合理布局。本文以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数学建模方法、计算机技术,基于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土地类型等数据,分析了林火视频监控点合理布局的影响因素,并在现有监测点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拟建林火视频监测点合理布局的方式,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所构建的监控点布局评价体系对布局方案优劣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林火视频监控点合理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形、重点监测区域分布、河流分布、交通区位、坡位、坡度大小及现有监控点分布。由于该保护区地理环境复杂,本文基于GIS领域分析法将监控点设置于地势较高的区域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覆盖范围;针对所提取的乔灌木林地分布图层进行监控点布局,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有效监测。(2)通过对林火视频监测点布局影响因素分析,并基于现有监测点分布情况及存在问题,本文对研究区域拟建林火视频监控点进行了空间布局,使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重点监测区域的火情瞭望覆盖率由原来的12.5%提高到了 87.4%。(3)本文从监测效率、单点建设成本、整个监测系统的投入产出比三方面对布局方案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层次分析模型;然后基于所建立的判断矩阵计算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在布局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了可以对监测点布局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基于专家打分的方法,以评价计算公式为基础,对林火视频监控点布局方案优劣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