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翻译的科学性——从文体学的视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连接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桥梁,近年来兴起于西方的文学文体学理论,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文学文体学特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它集中讨论了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该理论对于阐释文学翻译的科学性有重要意义。 纵观翻译理论界,许多学者由于过于强调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忽视甚至否定其科学性;然而艺术性和科学性是内在关联,不可分割的。借鉴文体学理论,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本文指出:文学翻译无论是从语言表层还是从整体效果看,只有以原文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分析为基础,才能克服传统文学批评主观印象之不足,从而创造出既有艺术美感又忠实可信的译文;相反,若脱离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分析,则极易造成假象对等的误译,即表面看来极具艺术性,实际却歪曲了原文真实的意义和艺术效果;文体分析理论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为文学翻译的主观艺术创造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是文学翻译艺术创造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重要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对权势和平等关系的发展进行阐述。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改变了话语交际中权势和平等的关系。这些变化已经影响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从政治和文
勃朗宁夫人(1806-1861)是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葡萄牙十四行诗》从当时到现在仍为世界各地的恋人们所吟唱。勃朗宁夫人最早为中国人民熟悉并热爱
威廉·华兹华斯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在法国大革命后期的文学生涯、艺术作品及诗歌理论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然而,国内外的评
本文在图式理论框架内通过实验性研究,探寻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弱点,解决阅读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途径,验证了图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门用途英语阅读的能力重要性。文章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有很大影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既要求译文能够尽可能地再现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又要求译文被读者理解及接受,同时产生
Ю·科兹洛夫于1987-199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夜猎》使作家一跃成为当代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领军人物。究其实质,与《夜猎》采用的前瞻性笔法所创造的震撼人心的逼真的虚
诗歌是否可译以及如何翻译诗歌历来是世界各国翻译界热衷的话题。 在我们考虑以上问题之前,我认为应该弄清楚以下两个问题,即:翻译是什么,以及作为翻译诗歌媒介的汉语有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外语教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在目前的职业中专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经常会面对一些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以及由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