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在全世界,用现代化的,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受人欢迎的趋势。然而,不可避免地,依然有些学校轻视现代教学理念。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更多,学生主要受教师口头讲解的刺激,在此情形下学生容易感到无聊,无法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从多模式话语的角度出发,现代教学认为,图像,视频,色彩和其他多种多模态表现形式可以充分并交替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并能形成活泼饱满的教学环境。从21世纪初期开始,多模态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我国,随着各行各业加深对世界事务的参与,英语学习成为了必须。我国政府对高考英语的改革调整给师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应该更新他们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应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本研究遵循了高考改革对英语考试的调整。然而关于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大多数与课堂教学有关,很少考虑教学中“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体地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将从多模式话语的角度讨论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这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多角度,多维度重点分析研究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并结合了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理论。本研究调查对象被分为3部分,350名高二精英班学生参与第一份调查问卷以便了解学生对英语多模态教学的态度。对2个来自精英班,65班51名学生和66班53名学生及其老师进行了实验分析。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实验结果。本文运用两份问卷,第一份问卷调查收集了学生对其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教学使用情况的态度,第二份问卷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前后英语学习动机的态度变化。在定量研究中,SPSS被使用来系统描述并详细分析了实验前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变化。课堂观察记录了英语教师多模态教学的各种不同模态,并对课堂不同教学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实验前后两个班的动机强度存在明显差异。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不同模态之间的不同协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动机差异表现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不同反应中,这些不同反应从实验录像中可以看出,并在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中也能示出来,从问卷数据中得到。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受学生欢迎的模态类型以及相关的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这些发现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