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大量的投行倒闭,股市、房市陷入长期低迷,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个拥有近乎完善金融体系的国家突然爆发金融危机,这无疑给全世界的金融监管机构敲响了警钟。各国纷纷以此为鉴,改革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以期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危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各国经济终于呈现出了复苏迹象,那么在后危机时代,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中国应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又需要避免哪些误区?本文着眼于后危机时代金融市场的特点和金融监管所呈现的趋势,提出针对我国金融监管的一些思考。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金融监管理论出发,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之上,运用制度经济学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发展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紧接着立足于金融危机大背景,描述了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市场所呈现出的特点。最后将重点落在我国金融监管的实践上,对我国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风险进行了说明,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未来取向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我国金融监管应当在监管体制和监管机制上作出改进,同时还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避免否定市场的有效性、过度监管、重视创新风险而忽视传统风险等误区。通过这些科学合理的调整措施,相信我国金融监管一定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我国金融市场进行监管,以使我国金融市场更加安全、高效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