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子宫托在老年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子宫托在老年POP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接诊的老年女性POP患者47例。按POP-Q分度法对脱垂程度分类,分为I度、II度、III度和IV度。记录患者就诊年龄、孕产史、体重指数、盆腔手术史、有无合并糖尿病,精神类疾病史等临床数据信息,探讨子宫托试戴治疗老年POP患者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电话和门诊复诊两种方式对试戴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子宫托使用规律情况、自觉症状和终止治疗原因。应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估子宫托治疗前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影响子宫托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1、本研究中47例POP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其年龄为64~89,以70~79岁年龄段最多,占38.3%(18/47),所有患者均为绝经后患者,绝经年数为30.39±6.65; 2、子宫托试戴后,成功放置子宫托37例,带托成功比例为78.72%(37/47); 3、子宫托治疗过程中,有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戴托后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给予每日清洗及阴道局部应用雌三醇软膏后好转;另有2例患者出现溃疡伴阴道出血,给予雌激素软膏处理或通过局部抗炎均治愈,不影响继续治疗; 4、根据POP-Q分度标准,成功组患者中共有19例为POP-Q II度,12例POP-Q III度,3例POP-Q IV度;失败组患者中共有4例为POP-Q II度,6例POP-Q III度,1例POP-Q IV度,成功组与失败组脱垂程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子宫托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我们发现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有减轻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患者治疗前PFIQ-7总评分为92.17±28.95,经统计学分析,应用子宫托治疗后3个月,6个月总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同时在PFIQ-7分部评分中,结果显示子宫托治疗后的生殖道、肛肠和泌尿道三部分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然而应用子宫托治疗后三个月与六个月之间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子宫托能有效改善老年POP患者排尿困扰、阴道或盆腔症状,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托放置成功与否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数、有无糖尿病史、孕产史及盆腔脏器脱垂程度无关。应用子宫托治疗后POP患者的盆底功能得到修复,但对于盆底解剖修复方面短、中期无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