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文化”已经成为从普通生活到学术科研都很流行的一个名词,“校园体育文化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以往的研究对于文化的概念依然没有一个得到统一认可的定义,但对于文化的研究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有越加纷乱的趋势。众多研究和文章都启用“文化”作为核心主题,但各自研究的对象和主题却是千差万别。本篇论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对比研究,发现应用较广泛的文化定义可以分为“总和式广义定义”和“个别列举式狭义定义”两种。而且分析发现时下比较流行的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只不过是对“学校管理”中具有抽象性质的要素的概况。所以如果不对“文化”概念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很难找到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切入点。文中通过对“文化”一词的词源分析,说明汉语中的“文化”虽然古已有之,但就社会学角度而言,其完全是一个“外来语”。在对于这一概念的主观认识上,研究者自身首先要摆脱习惯中将“文化”等同于“知识”或者“高层次”的影响。通过对历来国内外“文化概念”的分析,从中分离、归纳出具有共识的“文化的性质”,包括: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普遍性、文化的抽象性以及文化的潜意识性等等。据此对文化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文化所体现的是人在特定社会系统环境下所能习得和演化的一种潜意识的普遍规律性。通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对这一文化概念下的文化研究进行逻辑分析,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研究模式的理论重构。对文化研究操作阶段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找出对文化研究更有价值且能够体现明显差异性的要素。在要素划分上摒弃了以往惯用的“物质、制度、意识”三分结构,而是在新的文化概念指导下,将校园中的要素根据学校的社会学特性进行划分。学校最根本的功能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他们之间又是以“教学设施”为媒介。对“教学”进行“管理”是学校正常运行,发挥其根本功能的必要条件。由此得到由“教学”与“管理”组成的二维组织结构中的六个职能区域,在研究过程中对这六个不同的区域进行有区别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