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拥有强大内线的中国男篮,凭借小组赛战胜欧洲劲旅塞黑队,进入复赛,最后兵败西班牙,平奥运会最佳战绩获得第八名,没能走得更远,中国男篮后卫线比赛能力低下的现实状况,引起了国内外篮球界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后卫的个人攻防能力成为提升中国篮球整体实力的关键所在。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主场作战的中国男篮,小组赛五战二胜,复赛中负于立陶宛队,同样获得第八名的成绩。那么,从雅典到北京这个奥运周期内,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的个人攻防能力,在哪些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哪些方面仍与世界强队存在差距,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中国男篮后卫队员在两届奥运会中自身纵向的比较,找出进步与不足;通过与奥运会四强后卫队员横向的比较,分析出与其存在的差距。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结果表明:
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与四强后卫在身高和体重指标无明显差异,但年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奥运会周期内,中国男篮后卫在年龄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身高和体重指标上无明显差异。
⑵中国男篮后卫在得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与四强后卫差距在缩小;从得分方式上看,主要提高了2分球、3分球的投篮命中率,使整体得分提高,罚球不存在明显变化。
⑶从个人攻击能力指标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得知,前场篮板球、抢断和快攻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国男篮后卫的个人攻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四强后卫相比,在快攻这一指标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⑷在控制球和支配球方面,失误和助攻稳步上升;而过渡性性传球和突破传球与四强后卫的差距比较明显,说明中国男篮后卫在控制球和支配能力方面为了保证不失误,多数选择了过渡性传球,突破传球较少,且传球攻击性较差。
⑸在防守能力指标方面,后场篮板球能力水平没有太大变化,与世界强队实力相当;抢断和盖帽方面的能力进步明显,盖帽的数据统计还超过了四强后卫队员;犯规的场均次数在稳步增加,但是,在防守技术、防守选位、防守意识以及防守的合理性还与对手有着存在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