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突水诱发浅层地表岩溶塌陷模型试验及预测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e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岩溶山区长大隧道工程的施工,岩溶突水灾害及诱发的次生灾害日益增多,岩溶突水往往伴随着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并进一步诱发浅层地表岩溶塌陷灾害现象时有发生。岩溶塌陷在形成时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时间、空间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而决定了岩溶塌陷形成机理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也决定了岩溶塌陷防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由于受到现场试验条件的制约,难以直接通过现场试验来开展岩溶塌陷机理和塌陷时上覆土层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研究。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岩溶塌陷研究现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塌陷的影响因素、土洞扩展的力学性质、典型塌陷的地质概化模型的研究分析,选取黏性工作为岩溶覆盖层,基于室内沙箱试验,对岩溶山区隧道施工突水引起上覆土层塌陷过程进行物理模拟试验,分别模拟覆盖层厚度、溶洞开口大小及供(排)水条件不同时上覆土层的变形致塌规律,并根据监测结果研究了岩溶塌陷预测的方法,通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对土洞形成的基本条件、土洞扩展的力学分析、地表塌陷的机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岩溶塌陷的致塌机理。(2)结合岩溶塌陷机理的理论分析,设计并制作了物理试验模型,对不同致塌作用(潜蚀作用、崩解作用、真空吸蚀作用以及渗压作用)下岩溶土洞内部发育情况展开了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致塌作用下土洞发育规律,揭示了不同致塌作用条件下的岩溶塌陷机理。结合地质雷达扫描,研究了突水条件下土洞发育扩展机理和土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规律。(3)根据土洞发育的影响因素设计了 9组正交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溶洞开口大小、覆盖层厚度以及涌水量条件下土层不同位置应变、应力动态变化。以土层土压力突变值为指标展开了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敏感度。(4)以模型试验监测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基于IOWHA算子组合模型的岩溶塌陷预测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该次以感染性糖尿病足患者为例,对VSD负压引流在其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该次将该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64例感染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行血液透析并进行深静脉置管患者256例,对患者
从山塘修整、山塘消毒、水质调节、鱼种放养、日常管理和捕捞方面介绍了山塘水产养殖技术。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均为2016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骨水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IFO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9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安全生产由被动防范向源头主动管理转变的主要抓手。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事故的防范能力,使安全问题落到实处,实现生产的安全化、规范化、合理化。对煤矿主要岗位、主要作业环节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明确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内容,制定管控措施,提高煤矿的整体安全监控、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陕煤集团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的基本条件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以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