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该地区处于亚寒带,长达6个月的冬眠期对东北林蛙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东北林蛙在低温状态下机体积累大量葡萄糖作为抗冻保护物质抵御低温伤害。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ase,GS)是糖原合成限速酶,直接参与糖原合成与分解过程。丝/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s,Akt)作为胰岛素信号通路上的重要激酶,不仅参与糖代谢调节,而且在机体受到低温因素刺激时抑制细胞凋亡。本实验主要研究东北林蛙在低温状态下 GS和 Akt2 mRNA表达量变化,为探明机体如何产生高糖且耐高糖机制奠定基础。 本文以东北地区两栖类优势代表物种东北林蛙为研究对象,设4℃为对照组,-1℃为实验组,进行低温胁迫,分别在胁迫4h、8h、12h、24h、48h、72h时间点对其心脏、肝脏和骨骼肌取样,提取总 RNA。采用 PCR技术及 RACE法克隆东北林蛙GS和Akt2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蛋白结构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GS和Akt2 mRNA表达,探究其在低温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RACE法获得东北林蛙GS基因全长2855bp,开放阅读框2214bp,编码737个氨基酸;东北林蛙Akt2基因全长1976bp,开放阅读框1461bp,编码486个氨基酸。qPCR检测显示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 GS mRNA在心脏、肝脏、骨骼肌中表达水平均呈显著下调(p<0.05),其中,心脏在8h降至最低,为对照组的9%,24h时基本恢复;在肝脏和骨骼肌则持续呈低水平表达,均在4h降至最低,分别为对照组的17%和4%。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 Akt2 mRNA表达水平在心脏、肝脏中均呈显著上调(p<0.05),12h达高峰,其中,心脏和肝脏分别为对照组的4.4倍和4.6倍,72h时基本恢复正常;而骨骼肌则变化不显著。获得东北林蛙 GS和 Akt2的基因全长序列,并对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GS和Akt2分子的时空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GS mRNA表达显著下调,Akt2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为进一步探索东北林蛙低温糖代谢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