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北京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策略的引领下取得了全国第一的骄人成绩,同时却因结构调整空间的压缩和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使得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节能减排领先地位的任务更加艰巨。然而,北京市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洁净煤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有可能依托能源结构优化和重点技术推广来进一步扩展节能减排成果。本文即使在此背景下,采用结构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工具,找出重点问题,分析现状和优化状态的差异及其成因和效果,提出可行的过渡性方案和建议。通过主要能源油、气、煤的应用比例结构分析和技术进步在应用中的改善空间分析,确定了北京市能源结构优化的重点是洁净煤技术,而应用领域则依次为电力、建筑采暖和工业锅炉。为了使研究结果同时具有环境效率、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率,本文重新界定了清洁能源的内涵为:清洁高效的系统化能源技术与应用,克服了传统技术应用中在环境能源和经济改善中的顾此失彼问题。在结构的选择上采用了应用结构来替代消费结构和供应结构是因为结构选择的非完全市场化所致。在能源管理组织结构和价格形成机制上的探讨则是为了优化方案在实施时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研究采用了彼得·圣吉先生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正反馈”、“负反馈”和“时间滞延”三个系统思考元件,结合结构、行为和绩效理论,初步建立了北京市能源应用结构的优化模型,并将结构分析和动态性比较及杠杆点定位连系组合成了一套较系统的分析方法,使本研究更具有学术价值和推广价值。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考虑到了现状到理想状态的过渡,应视为阶段性解决方案,随着环境变化,可采用本文模型和方法结合新数据重新修订以得出适应性的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