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层竖排对齐的三层全陶瓷锂离子电池的构筑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清洁和高效能源的需求的增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关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的快速发展,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LIBs)已成为主导的电源。以液态有机溶剂为电解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一些安全和电化学问题,包括泄漏,易燃性,高毒性和较差的化学稳定性。在安全性要求下,固态电解质被用于开发安全的锂电池。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全陶瓷锂离子电池。全陶瓷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是陶瓷电解质和陶瓷电极,其安全性能可以大大提升,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全陶瓷锂离子电池研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陶瓷电极的离子电导率需要进一步提高;(2)界面稳定性和机械性能仍有待提高;(3)陶瓷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阻抗需要进一步降低。本工作基于锂离子电池陶瓷电极材料离子电导率较低的缺点,设计并构筑了具有竖排对齐的三层(孔道-致密-孔道)电解质结构,通过浸渍烧结工艺在高电导率的电解质孔道内原位合成低电导率的电极材料,用于组装全陶瓷锂离子电池。本工作构筑的三层电解质结构可以使电池内的锂离子主要通过高电导率的电解质进行传输,从而缩短了锂离子从电极进入电解质的迁移距离,达到加速锂离子传输的目的。此外,电极材料通过原位合成工艺均匀分布在竖排对齐的多孔电解质层内,这可以显著降低传统全陶瓷电池所表现出的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高界面阻抗。首先,本工作对石榴石型陶瓷锂离子电解质的固相法制备工艺(烧结制度、烧结时间等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制备三层电解质结构所需要的最佳烧结温度,比如,Li0.33La0.557TiO3三层电解质构筑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350℃。并对其结构和热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的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和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第二,通过模板法制备了具有垂直孔道结构的电解质膜结构,并以硼酸锂作为助烧剂进一步提高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通过优化配方和相关烧结工艺,制备出了高致密度的中间电解质层,进而成功构筑了孔道-致密-孔道的三层石榴石电解质结构。第三,设计了可以用于原位合成钴酸锂和钛酸锂电极的两种前驱体溶液。在具有微孔道结构LLTO电解质中,原位浸渍电极材料,并对电极(正极/负极)与电解质材料的化学兼容性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Li4Ti5O12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LLTO的最佳原位合成温度是800℃。正极材料LiCoO2和电解质材料LLTO的最佳原位合成温度也是800℃。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二段可调式解剖型脊柱修复重建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与钛网假体重建模型比较,分析二段假体植入后固定节段腰椎活动度变化及假体应力、应
我国水体下煤炭资源丰富,然而长期以来,水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的安全性是我国煤炭工业遇到的难题之一,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研究对实现水体下安全开采、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
在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过程中,面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发可利用清洁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自上世纪70年代,Fujishima和Honda发现二氧化碳(TiO2)电极光
本文通过感应熔炼方法制备了La-RE-Mg-Ni-Al基贮氢合金,并通过不同温度下退火热处理,生成了一种新型AB4相结构合金。研究了合金AB4相的相结构转变机制,并测试了不同合金电极
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自润滑性,在化工、机械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PTFE机械强度与硬度较低、耐磨损性能较差,限制了它的应用。
水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氯消毒法成本低廉、消毒效率高,是目前最常用的微生物控制技术;但易产生消毒副产物,且消毒后的水在储存过程中易再次滋生细菌。磷是细菌生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了人类伤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量事故统计数据已经表明,相比于正常体型的中年男性乘员,老龄和肥胖乘员在车辆碰撞事故中往往
掘进机是煤矿巷道掘进的主要设备,随着掘进机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对悬臂掘进机的工作效率有了很高的要求。掘进机在切割较硬的岩石或半煤岩时,因其载荷复杂多变,并且有很强的冲
介电电容器作为能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件之一,在电子电气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凭借其高工作电压,柔性好,易加工及成本低等优势,迎合了电子元器件的小
预硬化以及服役过程中的变形会使得高锰钢组织性能发生改变,相应的腐蚀性能发生改变。本文旨在研究变形对高锰钢腐蚀性能的影响,可为其在服役环境中的腐蚀评价及防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