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焦点会聚于课程领域,国内各教学设计模式异彩纷呈。我国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提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把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的解决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结合新课改精神,作者认为以问题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设计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作者是在对当前教学设计、教学理论进行分析,结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基础上设计了“初中数学讲学稿式”教学设计模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先学后教、当堂巩固”,设计是由一系列问题情境组成,通过问题展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去激活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强调学生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它的基本程序是:课前目标领悟—课前问题导学探索—课堂问题学习研讨发现—课内问题训练巩固—课后问题拓展延伸。该教学设计注重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注重设计实施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学生使用“讲学稿”中的数学发现过程,强调作为共同体的师生群体在此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多边多问的交往形式。作者对“讲学稿”教学设计模式应用中的学生主体行为进行了详细叙述,并对两个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案例一着重教学设计对学生行为的影响的分析,体现了“讲学稿”设计基本程序的具体运用。案例二着重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教学实践,作者发现“讲学稿式”教学设计对初中生主动学习数学意识的培养、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自我检查和评价能力等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有较大的作用。另外,通过对“讲学稿”式教学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作者在教师角色变换、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提出问题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