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源imDC与mDC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的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在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键性的作用,本实验旨在以大鼠骨髓源前体细胞为来源,探讨建立一种简易,高效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大鼠DC的方法,并就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ature dendritic cell mDC)在细胞形态学,细胞表型及细胞功能上进行鉴定,为DC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提供相关实验基础。方法:实验分imDC组(GM-CSF+IL-4)、mDC组(GM-CSF+IL-4+LPS)1.联合应用GM-CSF+IL-4分离诱导大鼠骨髓来源造血前体细胞7天后得imDC备用,光镜行形态学鉴定。2.取诱导培养至第7天的imDC进行免疫磁珠纯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磁珠纯化前imDC及免疫磁珠纯化后imDC表面OX62阳性表达率。3.取免疫磁珠纯化后的imDC在原诱导培养基基础上添加终浓度为1ug/ml的LPS作用2天刺激imDC成熟,得mDC,光镜行形态学鉴定。4.收集imDC及mDC,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表面CD86、CD80、RT1B阳性表达率, ELISA法检测两组细胞的IL-12分泌水平,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 reaction,MLR)测定两组细胞促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以细胞形态观察、表面分子标志和功能状态三方面相结合对所培养细胞进行鉴定,证实了所培养细胞为DC。在光镜下imDC及mDC分别表现出典型不成熟及成熟形态,体外培养至第7天细胞光镜下见大量细胞集落,经LPS刺激2天成熟细胞光镜下见毛刺样突起明显增多,大部分细胞呈悬浮生长,细胞分布也较imDC均匀。免疫磁珠纯化前、后imDC表面OX6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91.9%,纯化后imDC的细胞纯度高(两组相比P<0.05)。imDC表面CD86、CD80、RT1B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1.48%、6.25%、77.2%,经LPS刺激成熟后的mDC表面CD86、CD80和RT1B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8%、93.54%、98.6%(两组相比p<0.01)。ELISA法检测两组细胞的IL-12分泌水平,imDC为36±9pg/ml,mDC为228±27pg/ml(两组相比p<0.01),MRL结果中mDC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高于imDC组(两组相比P<0.01)。结论:1.本实验通过细胞形态观察、表面分子标志和功能状态三方面相结合对所培养细胞进行鉴定,证实联合应用GM-CSF+IL-4可体外诱导出高纯度、数量多的DC。2.通过免疫磁珠纯化可获得相对数量多、纯度高的DC以满足实验需要。
其他文献
随着定位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大量快速地普及,移动用户得以随时随地的使用各种类型的基于位置的服务。例如查找距离当前位置最近的加油站等等。然而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治疗股骨颈骨折不同方法的术后恢复情况,把股骨颈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临床分析对比,说明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非常好
目的:利用计算机三维有限元(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TFE)技术模拟枢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模型并分析其相关生物力学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评价三种不同C2-3前路
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施工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从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我国电气安装工程预算的审核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本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
背景:锁骨中段移位型骨折传统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目前对于这两种治疗方式的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强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不断深化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并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推进:高举旗帜,强化伟大理论的引领作用;站稳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握重点,
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优化搜索算法,是解决各类函数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算法。其编码技术和遗传操作比较简单,对优化问题的限制性条件要求很低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两种主要的教学法为隐性词汇教学法和显性词汇教学法。隐性词汇教学法,即在整个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仅给一些必要的学习建议或以其它不明显的方式引出要学习的
利用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建立了水中的壬基酚(NP)和双酚A(BPA)的测定方法,并成功用于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出水的测定。不同加标水平的NP
叶浅予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人物画大家。他的人物画作品融速写、白描、漫画手法于一体,形成稳、准、简的用线特点;又将文入画的笔墨程式与民间美术的用色特点相结合,追求自然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