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认知风格的概念被提出以来,西方的心理学家们建构了一系列有关认知风格的理论,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在我国,实证研究中较多的是围绕场独立-场依存型这一维度展开的,而在其他维度上则较少涉及。本研究首先编制大学生认知风格量表,根据已有的研究确定了量表的三个维度:思维内倾-思维外倾、直觉-分析、言语-表象。经过项目分析与信度、效度检验,证明量表具有较好的质量。本研究还编制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表,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主动进行人际交往意识较强的人数几乎占受调查总人数的一半,达49.5%,相对意识较弱的只占6.5%,而实际上在行动中表现了较多的主动交往行为的人数比例为41.7%,较少的则为27.8%。在交往的广度上,人际交往很广的学生占1/4左右,而很窄的学生占1/5左右,一半稍多的学生属于中间类型。在交往的深度上,有2/5的学生都有几个关系非常密切,交往比较深入的朋友,而还有2.7%的学生觉得没什么知心朋友,没有与他人形成深入的交往。在与异性交往方面,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同性朋友明显比异性朋友多,还有超过65%的学生都是更多的主动结交同性朋友。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是否干部、成长环境等因素上的学生在人际交往状况上的差异。最后,本研究考察了大学生认知风格与人际交往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大学生认知方式的思维内外倾这个维度上,大学生的主动交往意识、主动交往行为、交往广度、交往深度、同异性朋友数量均衡度、合群性、直觉性和原则性都呈现出与之显著相关的情况;在大学生认知方式的直觉-分析这个维度上,大学生的主动交往意识、主动交往行为、交往深度、同异性朋友数量均衡度和原则性都呈现出与之显著相关的情况;在大学生认知方式的言语-表象这个维度上,大学生的主动交往意识、主动交往行为和交往深度呈现出与之显著相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