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而具有独特的光学和催化性能。半导体光催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量子尺寸效应、体积效应、表面效应、介电限域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而具有独特的光学和催化性能。半导体光催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技术,在环境治理、能源再生和有机物合成方面都具有应用价值。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资源,设计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是发展光催化技术的关键。在溶剂热反应中,溶剂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粒径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其化学性质。
本论文主要致力于半导体纳米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在乙二胺-水的混合溶剂(v/v=1:1)中,通过调节CdCl2·2.5H2O、ZnCl2的投料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CdxZn(1-x)S固溶体材料,同时探讨了反应溶剂对产物的影响;产物的光催化性质以对硝基苯的光催化还原来衡量,具体归纳如下:
在乙二胺-水(v/v=1:1)的混合溶剂中,通过调节Cd2+和Zn2+的投料比,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一维、六方相的CdxZn(1-x)S(x=0.1)固溶体材料,研究发现固溶体材料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花样、能带结构、光学性质和比表面积均随x值的变化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固溶体的光催化性能通过光催化还原硝基苯的能力来加以验证,无氧甲醇溶剂作为空穴牺牲剂。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亚硝基苯和苯胺是主要的还原产物,Cd0.73Zn0.27S在可见光下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紫外光下ZnS最佳;这和固溶体的微观结构、禁带宽度、导带电势、比表面积等因素有关。
以同等物质的量的CdCl2·2.5H2O和ZnCl2为反应物,无水乙二胺和水为反应溶剂,探讨了溶剂对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溶剂对固溶体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基团均有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其能带结构和光催化性能。受其表面吸附基团的影响,在乙二胺-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的材料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性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不断短缺,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储能装置在全球倍受关注,由于Li_2MnO_3类正极材料具有高理论放电比容量、高工作电压、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其作为传统正极LiCoO_2的潜在替代材料,已逐渐掀起人们研究的热潮。然而其存在首次库伦效率低、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差,比容量远低于理论容量等缺点,对此类材料的制备和改性至关重要。本文采用Ru元素部分取代Li_2MnO_3中的Mn元素和对L
铂族金属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在许多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铂族金属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其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形貌和表面结构密切相关。为提高铂族金属的
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经李克强总理签批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了以下重要几点内容: 1.发展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等融合性业务。支持用市场化方式发展知识分享平台,打造集智创新、灵活就业的服务新业态。 2.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标准研究、技术试验和产业推进,力争2020年启动商用。加
硫杂杯芳烃是以桥联硫原子取代普通杯芳烃中桥连亚甲基形成的一类新型杯芳烃。由于用桥连硫原子取代了桥连亚甲基,使得硫杂杯芳烃分子的空腔结构、立体构型、对过渡金属的络
自从Haruta首次发现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金(Au)纳米催化剂对低温一氧化碳(CO)氧化具有优异催化性能,人们对Au催化CO氧化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通过考察Au催化剂的活性位和催化机理,揭示该催化过程中的基本科学问题,包括Au颗粒尺寸和形貌、Au原子配位数、电荷和价态、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等。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在金属/氧化物多相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常见于还原性氧化物(TiO_2、C
含氮芳香羧酸类配合物在药物传递、分子识别、气体吸附与分离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论文基于4,4-((1H-1,2,4-三氮唑-1-基)次甲基)二苯甲酸(H_2TZMB)配体与过渡金属15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红外、热重和粉末衍射测试,对配合物1、2、3、6、7、10、11和12进行了荧光性能分析,对配合物5、8、9和15进行磁性研究。结果显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