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草地作为三江源区主要的覆被类型,受人类活动破坏的现象尤为严重。主要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的同时,生态环境自身所具备的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受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三江源区作为我国主要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保护区,其水源涵养功能由于覆被类型变化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些变化对于人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遥感反演的手段对三江源区的草地覆盖度进行计算,通过对不同时段草地覆盖度与参照系统草地覆盖度的对比,得到不同时段三江源区草地退化的结果,并根据国家标准(GB19377-2007)对草地退化进行分级,将草地退化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未退化四级。通过计算得出三江源区2000年草地退化比例86.23%,2005年草地退化比例79.77%,2010年退化比例56.38%。近十年来三江源草地退化呈现好转的趋势。同时,本文通过InVEST模型的方法对三江源区的水源涵养量进行估算,最终得到的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个时间段的水源涵养量分别为216.39毫米,226.84毫米,260.17毫米。通过计算的结果发现三江源区的水源涵养量近十年来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运用SPSS对不同时间段不同退化程度下的水源涵养量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概率P≤0.05,且相关系数R=-0.86为负数。证明二者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即三江源区的水源涵养功能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水源涵养功能会相对减弱;草地覆盖度水平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也会相应提升。草地不同年份不同退化比例条件下与水源涵养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