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教学质量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广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广西各高校特别是2000年以来新升格本科院校必须思考的问题。《大学物理》课程是各高校理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能服务社会的人才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大学物理教师工作的重点。笔者根据教学实际,对广西地区本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调查影响《大学物理》教学成效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影响《大学物理》学习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艺术运用(语言运用、学习方法指导、科学评价),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材使用,教学理念更新等。第二部分,通过对广西三所不同升本时间、不同地理位置的河池学院、百色学院、梧州学院的13名《大学物理》教师及379名学习《大学物理》的非物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总结出这三个院校的《大学物理》学习及教学现状,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各新升格本科院校均已开设本科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但由于升本时间不长,本科《大学物理》学习、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对《大学物理》普遍不感兴趣,学习态度不认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较差;其次,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单一,作业的检查、批改、反馈环节较弱,《大学物理》课堂不够生动,《大学物理》教学大纲不完备,实践教学环节较弱。再次,教材繁杂理论较多,与生活实际及科学前沿知识联系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第三部分,提出广西地区新升格本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对策。针对当前《大学物理》学习、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一些教学建议,以供《大学物理》教师参考:建立和完善教学大纲,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各教学环节,增强教师的教学艺术运用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材建设力度等。第四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了本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了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