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财政视角的财政农业投入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701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是不可能的。鉴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决定了财政在必要的时候对农业给予支持和保护。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财政改革也步入了一个关键阶段。我国的财政体制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再到“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的逐步实施,表明财政供给范围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投入重点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转移。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农业的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勿庸置疑,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凋敝,农业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是“十一五”时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财政农业投入的现状、结构、规模和效益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财政政策效果。如何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是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方法及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财政农业投入的政策演变进行剖析,从制度和实践两个方面考察财政农业投入政策不合理的根源;其次,采用C-D生产函数估算出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最优规模为26.1%,即我国财政农业投入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26.1%;利用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原理,研究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与农民纯收入关系。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中的五个子项目,即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和农村救济费均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与农民纯收入之间有稳定的协调关系,从系数值的大小可以看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支出是影响农民纯收入最重要的因素,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和农村救济费在其后。而财政农业科技三项费支出,未能成为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解释变量,这并不意味着农业科技三项对农民收入增加无所作为。这恰恰说明,现阶段我国财政农业科技三项投资严重不足。最后,对全文简要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主要结论简述:第一,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受到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制约;第二,我国财政农业投入规模偏小。由经济理论可知,财政农业投入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应加大财政农业投入的规模;第三,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根据计量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五个子项目应调整其优先序;第四,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效益应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仅仅关注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关注财政农业投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制约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因素和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部法律;两项改革;三个原则;四个方面。一部法律,即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投资法》,以立法形式规制农业投资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都具备出台《农业投资法》的条件。两项改革,即推进财政农业投入供给主体的改革;完善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的管理体制。三个原则,即弥补市场失灵原则;遵循效率、公平原则;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原则。四个方面,即明确财政农业投入的目标;保证财政农业投入的重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其他文献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升教师团队竞争力和师资力量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各所学校竞相优化教师选聘制度,更积极地组织各类培训,就是希望可以让大
识字教学成效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有没有被激发兴趣,有没有主动性,有没有识字的强烈欲望。传统的识字教学,由于简单地采用重复、机械地读、写,学生缺乏动力。而
数学美揭示了自然世界的本质,它是自然之美的灵魂。数学的美感在于它的简单、和谐、丝丝入扣。在数学的世界里,在无穷的问题赏析之下,会觉得情趣盎然,在美的熏陶下,会得到情感的共
六世纪中叶、末叶即北齐至隋代,中国佛教美术呈现全新的面貌。印度笈多美术从中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笈多时代中印度的秣莵罗、鹿野苑两个雕刻流派,乃至东南印度雕刻艺术对中
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上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为世界各国民事法律所确认。公序良俗原则与诚实信用原则一样,是市民社会及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民事法律规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