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进入“互联网+”的创新2.0时代,创新模式由传统的线性模式发展为网络集成模式,由传统的封闭模式发展为开放型模式。同时,我国实行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进入了科技创新格局调整时期。在政府以及市场的驱动作用下,全社会迎来“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也形成了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在这样的创新背景下,适应大众创新与创业需求的新型创新载体——众创空间应运而生,全国各地展开了众创空间体系构建的尝试。因此,深入研究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孵化载体的体系构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的众创空间体系为例,通过三个视角的切入研究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所呈现的不同特征。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研究、逻辑构建、实例研究及研究结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章为基础研究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了相关研究范围与对象,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逻辑框架构建,梳理了创新空间在不同层次的主要理论依据,总结了众创空间体系具有的创新模式,并且比较了典型区域的众创空间体系构建的不同模式;第三、四、五章为实例研究部分,其中第三章从宏观视角切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众创空间体系的外部发展环境、总体建设现状、总体空间布局特征及体系内各要素的支撑作用,第四章从中观视角切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内不同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空间组织关系及创新融合作用的机制,第五章从微观视角切入,研究了苏州工业园区内众创空间单体内部的不同功能空间关系、空间对创新要素的组织作用(即空间的运营模式)及投入产出效率;第六章为研究结论部分,总结了苏州工业园区内众创空间体系的构建模式,并且提出了相关规划建议及下一步研究展望。研究发现,从宏观视角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众创空间产业化及本地化特征明显,空间整体集聚效应明显,同时基于不同的区位要素产生分布差异,众创体系中各创新要素对体系整体起到支撑作用;从中观视角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众创集聚区呈现以聚落式寄生型为主的空间组织关系,同时,集聚区内的各创新要素通过圈层网络关系实现创新融合;从微观视角来看,苏州工业园区内众创空间内部主要呈现集中水平型的空间关系,空间主体对空间资源的组织作用体现为培训辅导型、投资促进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