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39例肺癌nm23-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情况,并探索其与肺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判断有无肺癌转移及其预后探索一种有价值的基因标志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39例肺癌nm23-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情况,并探索其与肺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判断有无肺癌转移及其预后探索一种有价值的基因标志物。方法: 采用酚-氯仿法提取39例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的基因组DNA,经核酸内切酶BgLⅡ酶切、0.8%琼脂糖凝胶电泳、Southern印迹到尼龙膜、膜上与随机引物标记的nm23cDNA探针杂交 ,严格洗膜,免疫检测等步骤,检测肺癌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nm23-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情况。分析该基因的缺失与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⑴本研究肺癌中nm23-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发生(LOH)率为36.1%(13/36)。⑵Ⅲ期肺癌发生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LOH)率为75%(6/8),高于Ⅰ﹢Ⅱ期LOH发生率25%(7/28),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LOH发生率为48%(12/25), 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LOH发生率8%(1/11),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x2分析发现nm23-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等生物<WP=7>学特性没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nm23-H1等位基因杂合性缺失的发生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即有淋巴结转移者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临床分期愈晚其发生率愈高;提示nm23基因的这种改变在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作为协助临床判断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基因标志物。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以了解PCOS可能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为PCOS临床诊断及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初步拟定本病的相关防治方案奠定基础;初步探讨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的规律,以及中医证型发病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指导预防PCOS及临床用药。[研究方法]对2017年9月~2019年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
传统的知识化教学视教学内容为科学知识,把教学规定为知识灌输或知识传授,导致教学过分地关注知识而忽视了人,丧失了其应有的生命活力和高贵性。当代哲学解释学的生活世界理
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着重论述了教师要加强责任意识,要发挥榜样示范、言传身教作用,并提出了习字的正确方法,使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
以具体实例说明了如何采用以太网方式实现MCGS触摸屏与西门子S7系列PLC通信。给出了上位机S7-300、S7-200Smart PLC以及MCGS触屏以太网设置,人机界面设计及构件属性设置,s7-3
目的:通过能较准确代表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血清AMH,探究卵巢巧克力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40例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为观察组,同期20例卵巢其他良性包块组及同期20例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并结合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20-25岁12例、26-30岁9例、31-35岁12例、36-40岁7例,研究对比同一年龄组,观察组与对
目的:探索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以对中药注射液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注射液辨治冠心病的临床资料120例,统计分析舒血宁注射液、生
控制棒导向筒开口销是核电站反应堆上部堆内构件的组成部分,长期处于高温、高压、强中子辐照、热载荷以及振动载荷共同作用的环境下,经验反馈表明,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长,开口销可能出现主回路应力腐蚀裂纹等失效模式。大修期间,控制棒导向筒开口销随上部堆内构件组件存放在构件水池中,可从组件下方将超声波探头插入开口销凹槽中实施在役检查。本文以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控制棒导向筒开口销在役检查技术研究”项目
目的: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VEGF、PCNA在口腔鳞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口腔鳞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 收集青岛大学附属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