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研究——以天津市高校大学生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doochild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是指承担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激励功能的各种动力机制要素的总和,具有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我国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风不正、学习纪律涣散、成绩下降等现象,究其原因,学习动力机制缺失是根本。因此,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了解和研究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优化对策,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大量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天津市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分析,主要是包括关于大学生对专业喜爱程度的调查分析、关于大学生违纪行为的调查分析、关于大学生课程喜爱程度的调查分析、关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的调查分析、关于内外动力机制的调查分析以及关于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因素的调查分析等多个方面。基于调查结果,本文从大学生学习内动力机制和外动力机制的双重因素出发,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即社会层面的原因、学校层面的原因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三个方面。其中,学生自身的原因多与大学生内动力机制有关,而社会和高校层面的原因多与大学生外动力机制的构成相关。这三个层面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之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本文重点考察了美国、日本等主要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而发现,这些国家在大学办学理念、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完善奖助学金制度、激发学生上课潜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因素共同促成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本国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因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二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学习的多样化要求,三是要构建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学习激励机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层面的需要。  在提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考察了外国的经验做法后,本文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与原因相对应,本文亦从三个方面,即学生、教师和高校着手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对策建议,其中学生层面包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习兴趣,安排好生活作息;教师层面包括良好的教师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艺术;学校层面包括改革高校的办学模式,创造全员育人的学校环境,改善学校条件,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这几个层面共同努力,必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优化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亲情护理用于焦虑症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焦虑症病患66例,将其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亲情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