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斯特《半音阶大格洛普舞曲s.219》的音响版本可视化比较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体裁和音乐的主题不断拓展,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使浪漫主义音乐比前一个音乐时期更加丰富多彩。李斯特作为钢琴艺术的泰斗,在年轻时代就频繁出入巴黎贵族圈的他,受到当时一种流行于上流社会舞蹈Galop(音译为格洛普)的舞会场景的刺激,激发了灵感,创作了受到广大民众喜爱的《半音阶大格洛普舞曲s.219》。本文以博列特,朗朗,齐夫拉三位演奏家的《半音阶大格洛普舞曲s.219》演奏音频为研究对象,运用音频分析软件进行较客观的可视化的比较研究,试图揭示三位在演奏该曲时的速度力度的特点,总结其音乐表现的规律,并以此探索音乐表现与教学实践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本文首先介绍了音乐文本的特点及名词概念,随后通过对速度曲线的分析,总结出三位演奏家宏观速度弹性特征。在微观分析上,采用IOI偏离曲线分析法对三个演奏家的乐句内部力度起伏变化进行分析,最后对每个演奏家的速度力度特征进行总结。得出两个可以在演奏学习和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经验。
其他文献
分析耙料驱动机构的工况,通过仿真技术分析模拟了料耙的运动状况,确定在耙料机构中应用比例控制技术,改善料耙的运动曲线,使整个料耙机构的运动工况得到了改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阐明了在教学活动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何结合专业课的教学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