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湛纳希《青史演义》中的民间文学传统与革新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尹湛纳希是19世纪蒙古族文学史上的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植根于蒙古族悠久的历史及具有丰厚底蕴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他在自己的文学实践中,努力学习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思想和创作经验,一改蒙古族文学的传统表达方式,开创了蒙古族文学的新体裁。历史的真实和口头文学的融合是蒙古族历史文献的基本写法。尹湛纳希在《青史演义》中,继承和发展了蒙古族历史文学的写法,充分体现了历史和口传文学融合的艺术特点。他撰写的历史长篇小说《青史演义》,大量运用了神话、谚语、民间故事、英雄史诗、祝赞词、民歌、三言、谜语、寓言、好来宝、成语等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各种形式,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近代文学当中,传承了蒙古族历史文学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得以创新。在此论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的对象为,《青史演义》中口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并探究了尹湛纳希对口头文学体裁的传承,对民俗学在口传文学中的运用的传承以及对口头文学体裁的创新等问题。论文由引言,本论四章,结语,参考书目等几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谈选题主旨、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同时简要介绍尹湛纳希作品的版本概况、《青史演义》的研究概况,阐述了《青史演义》和口传文学的相关性研究概况。第一章,研究了《青史演义》中民间文学体裁的传承问题。尹湛纳希善于运用蒙古族历史文献中的神话,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思想感情。同时运用民间谚语等丰富其文学语言,运用民间文学中人物形象的描述技巧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第二章,研究了《青史演义》中的民俗民间文学传承的特点。大量的运用并反映民间习俗,是民间文学的一大特征。尹湛纳希继承了民间文学的此种特点,在《青史演义》中运用了婚礼习俗、男子三竞赛、摇篮祝词、祭词、蒙古人的传统命名习俗、门上挂象征符号习俗、殡葬礼仪等,为文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在此章中,重点研究了尹湛纳希运用的民俗民间文学传承的内容、特色及价值。第三章,研究了民间诗歌的革新问题。尹湛纳希继承了运用祝词抒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的写作技巧,创作了新的祝词和带有祝词性的祝赞词。并且在小说写作汲取中民间谚语的丰富养分的基础上,创作了新谚语、成语,并对民歌进行了革新。第四章,研究了尹湛纳希在创作中对英雄史诗,具有隐喻性质的身体语言及寓言的创新问题。他创新性地使用了史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描述技巧,大量使用谜语的隐喻性表现手法,开创了新的文学体裁形式,并对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使者歌,寓言等形式进行了革新。尹湛纳希不仅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间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还博采众长,将本民族文化与兄弟民族的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特别是他精通汉民族文化和文学,使他的作品既根植于蒙古族传统口传文学和文本文学的沃土,又吸纳了汉族文化思想及汉族文学的表现手法,开创了蒙古族新的文学体裁形式,从而也使他成为一代独革新文学的开拓者。
其他文献
陆澹盦,原名陆衍文,字剑寒,号澹盦,别号琼华馆主。1894年(清光绪20年)出生在上海大东门外咸瓜街大王庙衖甘氏木作内廿四间寓所,1980年3月27日在沪离世。陆澹盦在新闻媒介、小
“海疆文学书写”,是本文首先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概念。本文以金门奇人林树梅的“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林树梅流传下来的“图像”很少,本文主要的依据还是林树
报告1例黑热病并发走马疳、脾肿大患者的护理。该患者因无诱因发热、B超示脾肿大伴乏力不适2年余加重15d入院,经骨髓液涂片检查报告骨髓见利什曼原虫、利什曼抗体阳性确诊黑
本文以社会性别视角,结合现代认同问题,研究20世纪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小说叙事中的性别意蕴。论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前言部分简要阐述了社会性别及现代认同、选题
《玉燕堂四种曲》是清代戏曲家张坚的传奇集,包括《梦中缘》、《梅花簪》、《怀沙记》和《玉狮坠》。张坚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少有才名却仕途蹇滞,沉沦幕僚
车天辂(1556-1615)是朝鲜王朝中期的诗文大家,其人放荡不羁,仕途不畅,其诗文雄健奇壮,成就卓著,收入《五山集》。国内外记述、研究车天辂的生平、文学成就等的文献总体上很少
作家性别心理研究是创作心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生理区别和社会文化历史导致了两性不同的心理现象。与心理有着密切关系的创作活动中,作家的性别心理是一种特殊的语境
从雷达隐身材料吸波原理和吸波材料类型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雷达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机制,同时对可作为雷达波涂料填料的吸波材料进行分类阐述,到雷达隐身涂层的制备方式与对填
本论文基于Android系统,以经典认知功能测试量表和CHC认知理论为依据,开发了一套适合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评价与训练的系统。该系统根据认知理论和临床量表自主设计评价,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