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尹湛纳希是19世纪蒙古族文学史上的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作品植根于蒙古族悠久的历史及具有丰厚底蕴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他在自己的文学实践中,努力学习借鉴了其他民族的思想和创作经验,一改蒙古族文学的传统表达方式,开创了蒙古族文学的新体裁。历史的真实和口头文学的融合是蒙古族历史文献的基本写法。尹湛纳希在《青史演义》中,继承和发展了蒙古族历史文学的写法,充分体现了历史和口传文学融合的艺术特点。他撰写的历史长篇小说《青史演义》,大量运用了神话、谚语、民间故事、英雄史诗、祝赞词、民歌、三言、谜语、寓言、好来宝、成语等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各种形式,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近代文学当中,传承了蒙古族历史文学的珍贵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得以创新。在此论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的对象为,《青史演义》中口头文学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并探究了尹湛纳希对口头文学体裁的传承,对民俗学在口传文学中的运用的传承以及对口头文学体裁的创新等问题。论文由引言,本论四章,结语,参考书目等几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谈选题主旨、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内容,同时简要介绍尹湛纳希作品的版本概况、《青史演义》的研究概况,阐述了《青史演义》和口传文学的相关性研究概况。第一章,研究了《青史演义》中民间文学体裁的传承问题。尹湛纳希善于运用蒙古族历史文献中的神话,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思想感情。同时运用民间谚语等丰富其文学语言,运用民间文学中人物形象的描述技巧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第二章,研究了《青史演义》中的民俗民间文学传承的特点。大量的运用并反映民间习俗,是民间文学的一大特征。尹湛纳希继承了民间文学的此种特点,在《青史演义》中运用了婚礼习俗、男子三竞赛、摇篮祝词、祭词、蒙古人的传统命名习俗、门上挂象征符号习俗、殡葬礼仪等,为文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在此章中,重点研究了尹湛纳希运用的民俗民间文学传承的内容、特色及价值。第三章,研究了民间诗歌的革新问题。尹湛纳希继承了运用祝词抒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的写作技巧,创作了新的祝词和带有祝词性的祝赞词。并且在小说写作汲取中民间谚语的丰富养分的基础上,创作了新谚语、成语,并对民歌进行了革新。第四章,研究了尹湛纳希在创作中对英雄史诗,具有隐喻性质的身体语言及寓言的创新问题。他创新性地使用了史诗中的人物形象的描述技巧,大量使用谜语的隐喻性表现手法,开创了新的文学体裁形式,并对民间口头文学中的使者歌,寓言等形式进行了革新。尹湛纳希不仅从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间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还博采众长,将本民族文化与兄弟民族的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特别是他精通汉民族文化和文学,使他的作品既根植于蒙古族传统口传文学和文本文学的沃土,又吸纳了汉族文化思想及汉族文学的表现手法,开创了蒙古族新的文学体裁形式,从而也使他成为一代独革新文学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