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初一,杜甫挈妇将雏,踏上了入蜀之旅,历经二十多天的艰难行程,一家人平安抵达成都,迎接新年,也迎接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时光。在寓居成都期间,老杜留下了众多千古传诵的诗篇,也留给后人一些难解之谜。近年来,对老杜成都草堂时期的研究已然得到重视,但仍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一些诗歌编年、一些老杜在蜀期间关涉的人事,都有待于我们的深度探索。本篇论文第一章概述了杜公在蜀期间的生活及创作。严武是杜公关系亲密的朋友,是杜公寓蜀期间很重要的一位赖以生活的人,而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对严武的记载,相当混乱。结合史料、杜公相关诗作,这是一个可理清的问题,本文第二章里尝试理清之。杜公寓蜀期间曾有多首涉及梓州刺史一职之诗,由于诗歌系年不一,留于后世疑惑。仇兆鳌《杜诗详注》于《简杨梓州》诗下即有:“据前有李梓州,后有章梓州,此又有一杨梓州,一岁而有三梓州,何更代之速耶”之叹。这一问题,亦未曾引起众多研杜者关注,本文第二章亦拟以绵薄之力廓清之。杜甫、严武的关系,历来有争议。自《唐国史补》以下诸史籍,都有大同小异关于严武杀章彝、杜甫的记载。虽自南宋洪迈、刘克庄等来,很早人们就对此提出质疑,但时至今日,仍有人以此记载为实有之事,进而以此“史实”为据,对杜诗进行解读,论文第二章则以史料典籍为据,试证不仅严武杀杜甫之记载为“小说家言”,甚至严武杀章彝亦属不实之事。据初步统计,杜公寓蜀期间有近百首诗,在《详注》、《钱注》、《杜臆》、《年谱》、《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及闻一多先生《年谱会笺》中系年不一,论文第三章中对其中《投简咸华两县诸子》、《送裴二虬尉永嘉》诸诗进行考辩,重新编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