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Eu(Ⅲ)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发光及其在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目前半导体近紫光(~400 rim)}芯片发光二极管(1ight emittingdiodes,LEDs)中多数红色荧光材料发光效率不高以及绝大多数LED荧光粉属于无机化合物并为外国专利所覆盖的问题,设计、合成了两种有机配体2-萘甲酰五氟丁酮(2-NapIathoyIpentafluorobutanone,NPB)和2-萘甲酰苯甲酰甲烷(2-NaphthoyIbenzoyl Methane,NBM),使它们分别与铕(Ⅲ)及第_配体邻菲岁啉(1,10-phenanthroline,PHEN)、2,2-联吡啶(2,2-bipyridine,BPY)和三苯基氧化膦(17riphenylphosphine oxide,TPPO)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共8种Eu(Ⅲ)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及热重实验分析它们的组成、Eu(Ⅲ)配位情况、对光的吸收性能、发光性质以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Eu(Ⅲ)配合物均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在300—450 nm的近紫外.可见光激发下,发出强的红光,归属于Eu<3+>离子的<5>D<,0>-<7>F<,J>特征跃迁:显示它们适合被近紫外光(~400 nm)芯片激发,为制备相应的红色LED和白光LED奠定了基础。其中配体NPB与Eu<3+>组成的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强度比配体NBM与Eu<3+>组成的相应配合物高。 合成的Eu(NPB)<,3>(TPPO)<,2>荧光粉与特种硅胶混合,涂敷在近紫光370 nm和395 nm lnGaN小功率(0.07 W)芯片上,以环氧树脂为封装材料,制成了红色发光二极管1和2,并测定了它们的发光光谱、色温、显色指数和色坐标,发现:制成的二极管能较完全吸收InGaN所发出的400 nm附近的近紫外光,发出对应Eu<3+>的<5?D<,0>-<7>F<.J>跃迁的较强的特征红光;在20 mA正向偏流激发下,器件1的色坐标(CIE)为(X=0.6252,y=0.3212),器件2的色坐标为(X=0.6618,y=0.3296),可应用于制备红色LED和作为LED今色显示和白光LED中的红色组份。
其他文献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农商银行预防流动性风险的有效措施.一个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应该通过先行指标有效地预知风险,并将风险级别、引起风险的原因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教结果,还要注重过程体验,从而在有过程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本文试从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留足思考空
离子型聚氨酯是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疏水性的聚醚软段和含离子基团的亲水硬段组成。本文以脂肪族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元醇为原料合成了小粒径的水性聚氨酯以及水基聚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粒子的回收、固载及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是当前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实用化研究中尚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本工作以纳米TiO2光催化剂粒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两种固
学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其清洁、高效、燃料适应性广的特点而在世界各国得到大力发展。然而,传统的SOFC电池需要很高的工作温度(达800oC以上),限制了其进一步商业化发展。降低SOFC的工作温度首先需要寻找在中温(500-800oC)工作性能良好的电解质及电极材料。传统的电解质材料掺杂的氧化锆(YSZ)在中温下的氧离子电导率较低,而新型的掺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