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咖啡豆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及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咖啡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消除疲劳、抗氧化等活性。绿原酸是咖啡豆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传统的分离一般是通过柱色谱分离方法得到,但是这些方法工艺复杂、成本高、产率低且耗时。为了探究一种简单、高效分离绿原酸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浸膏提取方法,绿原酸萃取过程中的pH值、萃取溶剂、活性炭脱色处理方法及用量,另外还研究了绿原酸重结晶的最佳溶剂体系,实验结果如下:咖啡豆用95%的乙醇溶液,在28℃下,超声波辅助提取5次,1h/次,浸膏得率为23.3%。得到的浸膏分散在水中先用石油醚反复萃取除去部分小极性杂质,然后调节水相溶液pH=3,用乙酸乙酯与乙醇的混合溶剂(10:1,V/V)萃取5次,有机相用活性炭处理3次,经浓缩后可得到绿原酸粗品。绿原酸粗品在乙酸乙酯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反复重结晶,得到的绿原酸纯度至98.8%。该方法工艺简单、高效,便于绿原酸工业生产。另外,采用了高速逆流色谱方法对咖啡豆乙酸乙酯部位的绿原酸进行分离,得到的最佳分离条件为:以甲醇-乙酸乙酯-硫酸铵-去离子水(3.2:3:1:7,V/V/m/V)为溶剂体系,下相作为流动相,上相作为固定相,在转速为800rap·min-1,分离温度为25℃,流动相速度为2mL·min-1的条件下进行分离。绿原酸保留时间为236~296min。采用了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Fe3+能力、清除一氧化氮自由基能力)研究了咖啡豆不同提取温度、烘焙温度及时间对咖啡豆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豆经不同温度烘焙得到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有明显差异,在150℃下烘焙1h得到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好。对咖啡豆提取物水分散提取萃取得到的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4个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有较大差别,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较高,且明显高于石油醚相和水相的抗氧化活性。
其他文献
初中藏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是学生的写作教学。笔者在长期的初中藏语文教学中积累了经验,采取周记、阅读、点评等方法,使藏族学生走出对写作的恐惧心理,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社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写作已成为当代初中生面对的最大挑战。使内的藏族学生对于用母语的写作也有了极大的困难。  教师怎么才能提高藏族学生的写作呢?下面我谈谈本人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广大藏区教书
数学复习,面广量大,不少考生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后期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提出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纲”,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大纲》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
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把“美术鉴赏”课程列为限定性选修课程之一,并要求高校列入教学计划,从机构设置到师资配备都给予有力保障
老师们都知道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得”这个道理。然而英语这门科目有一特点:每堂课学完的内容没办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得学生日久天长的坚持。再加上初中和高中英语衔接严重脱节,难度差异大,学生在初中并没有很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和基础,面对高中课本中冗长的课文,很多同学努力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课堂变得枯燥沉闷;反观老师,课前埋头详备课本,课堂上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却没有多大成效。老师和学生的负面情绪会互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