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环境下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是指利用人脸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身份认证技术,人脸识别具有普遍性、稳定性、不易遗忘等优点。在可控条件下,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一般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但在移动环境下,人脸图像受环境光照、表情、姿势和局部遮挡等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移动环境中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针对移动环境下的光照、表情、姿势和局部遮挡等问题,从人脸特征提取和移动环境下的识别方案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人脸识别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韦伯局部描述(Weber Local Descriptor,WLD)和梯度脸(Gradientface)的特征提取方法(GWLD)。GWLD特征提取人脸图像的差分激励特征和梯度脸特征,并对这两部分信息进行进行特征融合,得到判别性较好的人脸特征。实验表明,GWLD特征相比于其它特征在识别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2.研究移动环境下的光照问题,结合智能手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环境下的人脸识别方案。该方案主要包含一种基于屏幕补光的技术和一种基于光照传感器的预处理流程,屏幕补光技术用来在环境光照相当恶劣的情况下提高人脸图像的清晰度,基于光照传感器的预处理流程用于在光照较好的情况下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建立了一个移动环境下的人脸数据库,包含室内光照、室外强光、夜晚路灯、墨镜遮挡和屏幕补光5个子集。实验表明,基于屏幕补光的技术能够在无外部光源的情况下明显提高人脸识别率;基于光照传感器的预处理技术在正常光照下可以提高人脸识别速度。3.基于移动环境下人脸识别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轻量级人脸识别系统。本文对此系统的架构、设计、功能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其他文献
深入研究了由磷酸四钙(tetracalcium phosphate,TECP)和无水磷酸氢钙(dicalcium phosphate anhydrous,DCPA)组成的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水化反应过程的放
光合有效辐射是指波长在400-700nm范围内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那部分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是形成生物干物质的基本能源,控制着陆地生物光合作用的速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
目的:千年来,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重心都集中在调护脾胃方面。然而各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常着眼于“病而调护脾胃”,这是儿童保健不容乐见的情况。导师许尤佳教授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当前不科学的育儿方式,发现小儿常于病前出现一些“食积先兆”证候表现,生活中若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消导法”保健调理,将可以预防由于“脾胃受累损伤”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从而保证儿童的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等。这种防治思路是基于中医“治未
在船舶结构中,由于需要满足相关功能性要求及减轻结构重量等各种实际需求,不可避免地需要在一些结构的板材部分开孔。但是,当开孔板受到外载荷作用时,孔边会出现较高的应力值
以中国快速砂浆棒法为基础,分别研究了在40,60,80℃养护条件下低钙粉煤灰对硅质砾石、沸石化珍珠岩和石英玻璃碱硅酸反应(alkali silica rection,ASR)膨胀的抑制作用。讨论了集料
导电聚合物(聚吡咯、聚噻吩、聚苯胺及其共聚物等)作为合成方法简单、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新型功能材料,在电化学、吸附、催化、传感器、电致色变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并引起了科
世界范围内约有200万名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应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疗法来维持生命,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目前,大多数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