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快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调研表明,认为目前我国快递包装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第一是快递包装的需求及产出量越来越大;第二,目前回收方式和回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缺乏专门的行业规范、法律规范进行约束;第三,在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对于回收行业的投资也是一种变相的浪费;第四,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投入不足,民众关于快递包装材料的环保意识不强,对快递包装材料的分类回收效果不明显。相比较,国外的快递包装分类相对清晰,相对应的产业体系完善度较高,如回收方式、管理体系、回收经费的来源等多方面都做的较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在快递包装回收过程中,对快递包装材料的法律相关知识制度进行整理,包含法律体系、相关体制与机制建设、分类回收法律保障机制。当前快递包装回收存在的法律问题,包含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框架不明、责任主体不明确,权利义务责任体系不统一、监管力度弱、标准化制度建设滞后。针对快递包装材料回收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包括利益主体矛盾冲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与法律制度滞后的矛盾冲突。以快递包装回收理论进行分析,包括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R原则、快递包装材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结合主要发达国家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及欧盟其他国家进行分析,并总结国外快递包装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包括重视相关法规的制定、注重供应链联合行动、包装的可循环利用、加强宣传力度,形成执法习惯、积极运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完善快递包装的可持续回收。结合当前的快递包装材料机制提出相关的构想,包括顺应快递包装的未来发展趋势、快递包装回收保障产业体系的立法标准、明确快递包装材料回收各环节的主体、明晰环境法律责任体系,建立公益诉讼多元主体资格、用立法促进快递包装材料回收的技术转化及用法律手段促进发展绿色包装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