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承担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任务,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进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等教育应运而生,由于其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情况下,也需要公共财政的扶持。如何有效的对民办高校进行政府财政扶持,这是本论文重点分析与阐释的地方。 针对社会上对政府财政扶持民办高校的质疑,笔者从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分析政府对民办高校财政扶持的理论根据,并从法律角度、公益角度和经济角度分析政府财政扶持民办高校的必要性。而且,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面临着种种困境:观念陈旧、政策缺失、扶持不力、扶持方式单一和监管困难。在分析当前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上海市政府财政扶持民办高校的探索,例如建立民办教育政府专项扶持机制、探索实施分类管理改革新方式等,为解决政府财政扶持民办高校走出当前困境指明方向。同时,笔者通过对上海市两所民办高校的个案研究,分析政府对这两所民办高校的财政扶持情况,以及政府财政扶持取得的成效,指出政府财政扶持资金在这两所高校投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和创新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提供现实依据。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的现状分析,以及对上海市两所民办高校的个案研究,笔者对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提出五条建议:创新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机制,完善相关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加强民办高校内控制度的建设;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制度,探索民办高校管理的新机制;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方式,明确政府财政扶持方向;加强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依法规范民办高校财务;丰富民办高校政府财政扶持方式,明确地方政府财政扶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