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空气阴极MFCs产电优化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也将逐渐地被耗尽。科技的发展,在带给人类许多方便的同时,环境污染随之加重,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未知的危害。当前的中国,在抗生素的生产及使用上,数量十分可观。现如今,土壤、饮用水和各水生生物体内,都或多或少检测到抗生素类药物的存在。它的频繁出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另外,伴随有机化工厂和塑料制造厂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环境中的NB浓度很高。因其存在极大的致癌变的可能性,NB已被我国列为重点去除的污染物之一。传统方法处理有机污染物废水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的方法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是十分值得期待的。此时,MFC作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技术被提出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通过产电菌的新陈代谢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底物进行了氧化分解,同时,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一种新型的产电技术。根据MFC操作和功能上的优势,MFC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发电和废水处理等方面。  本文从增加电压输出和废水处理两方面着手,探索串联提高MFC产电可能性,并以硝基苯、头孢唑啉钠为模拟污水底物,考察MFC中头孢唑啉钠与硝基苯的去除效果及其产电性能。本课题在构建微生物阳极燃料电池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和分析微生物燃料电池组的可控放电过程中输出电压及电极电势的变化,研究了MFC串联电池组的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单个微生物燃料电池串联后形成的电池组电压增大,但由污泥混合菌源接种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在内阻、输出电压和放电时长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个别电池会发生极性反转,出现负压值,降低电池组输出电压。通过保护装置的串联电路可以保护电池短时间内不会因发生电池反转而损坏电池。  以单室空气阴极MFC作为研究对象,以啤酒厂的污泥作为底料,加入不同浓度的头孢唑啉钠、硝基苯的培养液,通过观察MFC的阳极生物膜扫描电镜图,记录输出电压,来考察头孢唑啉钠、硝基苯对MFC阳极生物膜和电池性能的影响,初步了解抗生素、硝基苯对MFC在处理废水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唑啉钠与硝基苯的存在,对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生物膜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具有成熟阳极生物膜的电池影响不大,电池在保持较高产电功率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去除较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即当通入电池中的硝基苯流速为1.2-14.7 mol·m-3·d-1时,电池产生的最大功率密度超过13.7 W·m-3,且硝基苯与苯胺也可以有效地去除;当废水中头孢唑啉钠的浓度低于100mg/L时,稳定MFC在保持输出电压为0.4 V以上的基础上,使得头孢唑啉钠的去除率达到80%左右。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较而言,产电生物阳极与活性炭空气阴极组成的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产电和去除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他文献
贵金属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光学、热学、电磁学等性质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贵金属纳米颗粒一直是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用金银纳米颗粒比色分析简单易行
学位
噻咯具有特殊的σ*-π*共轭,所以相对于其它五元杂环体系来说具有较低的LUMO(最低未占轨道)能级,使得噻咯及其并环类衍生物具备优异的电子亲合势,有利于电子的注入和传输。噻咯及其衍生物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光、电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材料中。本论文合成了一种新型苯并二噻咯功能单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苯并二噻咯的新型荧光小分子和D-A型共轭聚合物,进而对其基本性质进行了表
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酶或者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类燃料电池。如果能在生物燃料电池上安装“智能开关”,使其能按具体要求,可逆地、迅速地提供/切断电
化学电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储能/供能装置,是综合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在新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高性能锂
稀土发光材料在平板显示、绿色照明、光通讯及激光器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稀土氧化物是优良的发光基质材料;而且,稀土掺杂纳米发光材料表面包覆一层无掺杂的基质材料降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