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充历来以哲学家的身份著称于世,但他其实也是一位文学家。他所著《论衡》一书中包含很多相当有见地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正是从文学的视角研究他的文学创作论,主要从文学论、作家论、创作论三个方面入手。文章根据这三个研究层面,划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探讨王充的文学论;第二章分析王充的作家论;第三章论述王充的创作论。王充的文学论是他创作论的基点,他认为文学的本体主要来自于天文和言文,语言是人类之文的本体,从而意识到文学本就是一种语言现象。文学的形成是一个语言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他把一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言说方式都看着文,形成他的泛文学观念。但同样的,他还注意到,经过作家“意奋而笔纵”产生的文和一般的笔墨之文是有本质差别,进而建立了他的“纯文学观”。他在这种“泛文学观”与“纯文学观”并存的文学观念中,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态度。他认为文学是作家“意奋而笔纵”的结果,他意识到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主体性,所以他对作家提出了全方面的要求。首先,作家要有高尚的品德操守;其次,作家要泛览博观,在此基础上能会通致用;再次,作家的会通致用主要表现在他能造论著说;最后,王充提出了他独特的作家要求:歌颂当朝。在文学论和作家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系统而精细的创作论。从创作前的准备工作说起,作家要进行品性修养和积文造材。做足这样的准备,才能够针对某些社会问题,有的放矢,因因而作,这就是创作缘起。当进入创作之时,作家要学会“立意出新”和“文情相配”的创作技巧。接着,要把握好创作内容能发挥“劝善惩恶”的社会功用,做到文章内容诚恳重实,避免华而不实的弊病。最后,创作用词也是相当重要,要谨记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换言之,在创作中要学会正确的遣词造句,文章的语言是为了传达文意的,因此要避免晦涩难懂,做到文意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