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的转型:从行政化治理到社区化治理——A村的经验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d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到人民公社、至村民自治、再到今天的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历史过程。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对我国农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村民自治所具有的行政化特性,致使村民自治在实践中所遭遇的治理困境已愈发明显,乡村治理的转型已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A村的调查发现,农村社区建设由于基于熟人社会的社会基础之上,在日常的运作中,构建了以组织保证、议事规则和资金保障三大制度为支撑的运行机制,使群众的参与空前高涨,治理过程中的自治性和群众性得到张扬,从而产生了良好治理绩效。这种社区化治理的方式,以激活群众的自治性与群众性为主旨,以激发群众的主体公共参与为目标,以培育农民自治组织为归宿,从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方式和乡村治理转型的一种新取向。当然,由于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方式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和困境,依然需要国家的制度供给,方可完成这种治理的转型。
其他文献
波普尔的历史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并非孤立的,而是和他的自然科学以及政治哲学之间相互联系的。波普尔的历史科学是以批判理性主义为线索的,他将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即批判理性主义应
中国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同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的革命根据地。革命老区人民为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共和国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