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和耐药情况;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住院患者中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和对各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年龄,住院时间,病区,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手术,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血清白蛋白值等。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病例组,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CR技术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OXA-23、 OXA-24、OXA-51、 OXA-58、SIM、IMP、VIM、GIM、SPM等9种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检测。结果:1、12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年龄组的阳性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其在不同病区和不同感染部位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2、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3个独立危险因素,按相对危险度大小依次为入住ICU、两类及两类以上抗生素序贯或联用、侵入性操作。3、药敏试验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组对各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组除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大于60%,而对其他剩余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均达90%以上。4、耐药基因检测: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OXA-51基因73例(91.3%)、OXA-23基因49例(61.3%)、OXA-58基因7例(8.8%)、OXA-24基因1例(1.3%)、IMP基因17例(21.3%)、VIM基因2例(2.5%)。未检出SIM、GIM、SPM基因。结论:1、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中心ICU和呼吸内科居多,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及各种外伤或手术创口,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高度耐药。2、入住ICU、两类及两类以上抗生素序贯或联用、侵入性操作是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严格消毒和监测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3、OXA-51, OXA-23, IMP是本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