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发展模式与管理手段始终是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该区域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却不容小觑。本文从社会科学视角出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视为一个封闭网络,通过文献梳理说明了区域间污染溢出现象的客观存在。通过构建改进的引力模型,运用UCINET6.0软件测算与评估长三角地区污染溢出网络的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以及块模型等指标。通过QAP回归分析方法,探究长三角地区污染溢出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为该区域制定节能减排政策以及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大气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有8个行业。2006-2014年,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密集型产业总产值占比有所下降,大气污染排放量有所减少。(2)我国长三角地区污染溢出特征较为显著,2006-2014年,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大气污染密集型产业所造成的污染溢出现象并没有随着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速而加剧。(3)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溢出网络可以划分为4个板块,包括“经纪人模块”、“净受益模块”、“净溢出模块”和“双向溢出模块”,各板块的划分与地理结构特征相似且不同模块的功能属性有所不同。(4)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污染溢出更容易发生在空间距离邻近、能耗强度差异较小、工业化的水平差异较大以及投资开放度的差异较大的城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