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呈现家庭流动的形式,使得近年来相关研究越来越热。而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我国过往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单一的宏观上或者微观上对家庭个体成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而忽视了家庭作为连接个体和群体一个重要载体。在通过大量地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对我国家庭户和人口流动的变动从趋势上和现状上进行细致讨论。在数据前期比较的基础上,本文选择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对研究主题从个体层面和家庭两个层面展开,分别对两个层面的流动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并在家庭层面上进一步分析家庭户特征对家庭流动模式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的家庭户总户数明显增加,而户均规模和户均人数却在不断缩小。家庭不断小型化,家庭类型由直系家庭、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人家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单人家庭比重上升明显。家庭人均收入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城乡家庭差距也越来越大。而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也十分明显。流动人口剧增的同时,家庭流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家庭特征下的流动决策差异明显。另外,流动决策呈现理性化。第二,通过对数据分析发现,个体流动决策受到了所在家庭户的基本特征、经济特征、社会制度特征、个体自身的基本特征的共同影响。其中,个体的流动决策受到了所在家庭的经济特征、社会制度特征影响最为显著,这一研究结果与人口迁移理论和新迁移经济学理论相一致。第三,通过对数据分析还发现:有17.14%的家庭处于流动状态,主要以核心家庭、单人家庭为主;其中家庭流动模式主要以家庭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不同家庭户的特征下的家庭流动情况各不相同。另外,模型回归的结果表明:家庭的经济特征、社会制度特征和主事者特征对家庭流动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家庭流动模式上看,家庭户的社会制度特征、主事者特征对家庭流动模式影响显著,而家庭户的基本特征并不是家庭流动模式最为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