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与资本结构:模型构建及其实证检验——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一直以来是金融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资本结构的选择反映了企业对于不同来源资金的配置,对企业价值至关重要。理论界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做了积极地探讨,但过去学者的研究忽视了企业外部存在的一些宏观以及微观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针对此现状,本文从宏观货币流动性和微观市场流动性两个角度,对流动性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首先回顾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指出了现有资本结构理论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本结构和流动性的相关理论基础,通过拓展货币需求理论和流动性溢价模型,构建了货币流动性以及市场流动性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模型,并得出两个亟待检验的研究假说。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选取2009到2013年沪深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货币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两个角度,实证考察了流动性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流动性越充足,企业越倾向于债务融资,从而导致财务杠杆越高;上市公司股票市场流动性越高,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越低,企业更倾向于股权融资,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杠杆降低,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接下来,本文发现上市公司股票市场流动性和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本文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了内生性影响后,实证结果仍然支持研究假说。在实证过程中,本文还选取制造业作为子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子样本和总体样本的结果是一致的。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先进经验,本文分别针对企业融资策略、市场建设以及金融监管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在1994年税收改革中开征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既对固定资产形成的税款不予抵扣。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在三种增值税类型中,生产型增值税有着宽税基特点,因而对增加国家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与技术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结合发达国家的技术与资金生产出口商品,通过出口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新的趋势,跨国并购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利用外资并购投资所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