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药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以北京市某区“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政策项目为例,通过大样本实证数据,采用双重差分的分析方法,重点关注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对社区居民的中医药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深入分析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寻有效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的实现路径。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法,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现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实施概况及社区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现状;利用更为严格的双重差分法方法对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系统分析目前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结果:(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供给情况2009-2013年间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均门诊人次、年均检查费用、年均治疗费用、年均中医适宜技术费用、年均西药费用、年均中药费用、年均总药品费用、年均总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均逐年上升,且呈现稳定增长趋势。(2)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对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影响相关性分析干预组社区居民样本OLS回归结果显示出,在实施“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政策干预后,社区居民年人均自付比例比政策干预实施前降低30.5%;年人均中药占比较政策实施前提高3.1%;而年人均总医疗费用、年人均总药品费用、年人均中药费用、年人均就诊次数变化并不显著。(3)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社区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影响效果分析从结果来看,“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政策确实对社区居民人均总医疗费用产生显著影响,与政策实施前相比,人均总医疗费用提高44.4%;同时,与之前相关分析结果明显不同的是,在运用了双重差分方法后,发现政策干预实施对社区居民的自付比例是有显著正向影响,与政策实施前相比社区居民人均自付比例提高了12.4%;在药品费用方面,与政策实施前相比,社区居民年人均总药品费用显著提高了49.6%,年人均中药费用显著提高了34.0%;但年人均中药占比和年人均就诊次数变化不显著。结论:(1)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度仍较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虽然社区居民年人均中药费用是逐年上升的,但年人均中药占比却并没有显著变化,平均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均中药占比反而似乎略有下降趋势。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社区居民对于中医适宜技术利用度程度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值得重点关注。(2)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对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影响有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社区”政策实施之初,可能由于社区居委会大力宣传,社区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产生了较大兴趣,各项关键指标有明显变化,但随着政策不断推广,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中医药服务热情逐渐趋于平缓;总体来说,北京市某区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对于居民社区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有限,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对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程度,而非倾向中医药服务的就医选择行为改变。政策建议: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政府监管,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2)进一步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医疗保障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3)完善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后续保障措施;(4)必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建设;(5)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有针对性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