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下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家庭不得以任何理由阻碍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府应该为每一名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它是社会赋予公民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也是社会实现发展资源最佳利用的机会,更是社会追求平等和公正的机会。在中国,义务教育通过保障弱势群体的发展权利,提升公民基本素质的手段,来调节社会阶层与个体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在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处境与生活质量方面,义务教育都有某种程度的奠基作用。就整个社会而言,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不仅能为全社会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对今后整个教育、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且自身还直接制约着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和国民素质的高低,乃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这是其他任何阶段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可以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首先系于基础教育。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义务教育对社会来说具有正邻近影响”。 义务教育属于公共品,其资源配置应由政府进行,经费投入需纳入财政供给范围。义务教育的实施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然而,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构成情况而言,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为农民这一贫困的“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而很少表现为“国家”对农民的义务。农民属于弱势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城镇水平,私人投资教育的能力非常有限;加上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上职能“缺位”及财权与事权错位的并存;以及教育财政资金配置的结构性扭曲。致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中,由于取消了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第二大来源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不仅损害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还影响了教育系统的整体协调功能以及教育投资的整体效益。 本文从公共财政理论出发,依据公共财政建设的核心原则——公平和效率原则,着重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存在的不公平和X效率。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因而主要从体制创新的角度探讨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中长期财政支持对策。 本文不仅运用财税理论,还运用大量经济学知识,甚至涉及一些很实际的制度问题,研究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难免会出现理论的前瞻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不一致。但希望本文有抛砖引玉之力,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广泛关注,并借此表达自己对农民的人文关怀。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义务教育与公共品供给川内述了公共品提供的一般理论,分析了义务教育的公共品属性及提供主体,进而对义务教育投资的一般理论知识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如教育投资的地位、作用和属性,义务教育投资的一般配置模式,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水平和效益指标。这是全文的基本理论部分,为后文的分析和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错位:教育财政资金结构扭曲:教育人力资源浪费严重等。分析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作为公共政策的“分级办,}”制度,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具体的实践运行,部缺少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的公素。它将应该山国家、社会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村社会和农民。而作为这一制度的产出,虽然调动了地方政府和农民办学的积极性,但是山厂上要依靠农村和农民兴办农村教育,在加重了农村和农民负担(也就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客观上迟滞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这种投资体制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制度性原冈,也是根本性原因。探讨了税费改革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面临的新问题。这为后文提出财政主张做了充分准备。 第二部分: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思路和建议。为全文关键部分。借鉴国际经验。分析了国外基洲1教育投入!人状况、特征,我们从中得到的借鉴和启示:在现代经济下,必须迅视和强化教门火入;强化教育投入,首要的是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对十基础教大投入,而要建立政府间合理的分权机制,国际经验表明,I。I。央一级政府是基础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渠道。从我国国情出发,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中长期财政支持对策: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张的具体措施——提高财政的总体教育投入比重:优化教育财政资金配置: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加强收费管理。进行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科学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最后水到渠成提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冲力排进县级地方公共财政建设。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结合传统机械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步发展进行了思考,提出并深化了学科交叉融合、教学体系和实
目的探讨不对称双眼皮采用重睑术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70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
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发现和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采用CIPP和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实践教学过程评
川芎嗪(Ligustrazine,化学名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razine,TMP),是姜科植物温莪术根茎及伞状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它的结构已经被证实。它的提取、分离、合成、药
问题式学习(PBL)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渔业机械与养殖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表明,PBL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培养其
[摘 要] 根据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满意度出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满足能力达成和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同时,以某水利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提出以学生满意度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需从学生诉求、学生评价体系、实践教学反馈系统和基于能力达成的层次化体系入手来构建。  [关键词] 学生满意度;中心;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
本文从诗歌与时代的紧张关系入手 ,观察边缘境遇中 90年代中国诗歌的反思与寻求。文章认为 ,90年代中国诗歌是反省的、过渡性的诗歌 ,不以形成某种典范或出现杰出诗人为标志
紧密渗透于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是塑造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和构建学生核心能力的根基。教师作为任务驱动者在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动作用,提升职业素养;学生是
以5-甲基-3-(取代)苯基-4-异噁唑甲酰胺及取代苯胺为起始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10种N-取代苯基-5-甲基-3-(取代)苯基-4-异噁唑甲酰基脲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