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C)也称宫颈内口松弛症,一般指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子宫颈由于解剖或功能缺陷而不能维持妊娠至足月。妊娠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导致复发性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予纠正则反复发生,其发病率可达0.27~1.84%,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是目前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常用方法,也是妊娠期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最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围产结局。目的1.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评价Mc Donald子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2.对采用Mc Donald子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宫颈质量评分(见表12)10分以上的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为进一步规范宫颈机能不全的诊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机能不全或者于妊娠期宫颈治疗评分10分以上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其中手术治疗分为预防性环扎组和紧急环扎组,其随访妊娠结局。按照手术后延长孕周分别为有效组(延长48小时)和无效组(延长不足48小时);按妊娠结局分为成功组(孕周达28周)和失败组(孕周不足28周)。比较不同组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临床效果及对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预防环扎组患者86例,紧急环扎组患者25例,保守治疗组23例。三组患者新生儿存活89例,占66.42%;新生儿死亡45例,占33.58%。三组患者成功95例,占63.43%;失败39例,占22.39%。有效115例,占85.81%;失败19例,占14.18%。三组患者中流产39例,占29.10%;早产71例,占52.98%,足月产24例,占17.92%。1.三组患者入院孕周、入院时宫颈长度、入院时宫颈内口宽度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平均流产次数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宫口是否扩张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受孕方式、胎数、早产史、宫颈锥切手术史、是否合并子宫肌瘤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紧急环扎组与预防性环扎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紧急环扎组与预防性环扎组患者尿管留置天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χ2=28.430,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孕周达28周为成功,预防性环扎组成功率最高,紧急环扎组次之,保守治疗组最低。三组患者新生儿死亡和存活比例比较,χ2=10.21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防性环扎组新生儿存活比例最高,紧急环扎组次之,保守治疗组最低。3.三组患者延长妊娠时间的长短比较,χ2=42.630,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防性环扎组与紧急环扎组有效率接近,保守治疗组有效率低。三组患者分娩不同孕周比较,χ2=27.8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防环扎组平均分娩孕周最大,紧急环扎组次之,保守治疗组最小。治疗成功组、失败组的患者治疗时宫颈宽度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组、失败组的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和治疗时宫颈长度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成功组、有效组和失败组的患者治疗时孕周、受孕方式、治疗时宫颈口是否扩张、单胎/多胎、有无早产史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孕妇治疗成功、失败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治疗时孕周、治疗时宫颈情况、受孕方式、治疗方法、治疗时宫颈口是否打开、单胎/多胎、有无早产史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VF,治疗时孕周超过24周,宫口扩张为影响治疗成功与否的危险因素。结论1宫颈机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需进一步统一明确,只有在严格掌握宫颈机能不全诊断标准和采用明确手术指征的情况下,Mc Donald子宫颈环扎术才能有效改善妊娠结局。2预防性环扎比紧急环扎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对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不建议保守性治疗,临床治疗使应针对患者不同个体和临床情况进行评估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3辅助生殖,治疗时孕周超过24周,宫口扩张可能是影响治疗成功与否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