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与字幕——英文电影汉译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翻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最初是由无声电影的翻译和引进开始的。世界无声电影在中国缓步前行,但仍旧出现了例如卓别林等喜剧大师的很多优秀作品。1927年电影《爵士歌王》的拍摄成功结束了无声电影时代,世界电影进入了有声时期。为了能让中国观众看懂外语电影,配音演员做出了巨大贡献。配音时代可谓是电影翻译事业在中国发展的辉煌时期,其中涌现了一大批至今都令人难以忘怀的配音艺术家们和他们演绎的上乘作品。他们的优秀品格更是值得新一代配音演员去好好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译制片的配音风格已经不能满足中国观众多方面的要求,原声电影加字幕应运而生。电影翻译进入了配音与字幕并存的时代,配音仍有佳作,原声片加字幕也受到中国观众的青睐,形成了二者竞争并存的格局。   配音和字幕翻译都促进了电影翻译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二者有着相同点:第一,二者都受归化和异化理论指导。翻译出来的英文电影要符合中国观众的视听心理,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这就需要采取归化策略;同时又要保持外来引进电影的异域性,吸引中国观众去观看,这就需要采用异化策略。第二,电影翻译由于受瞬时性的限制,因此对配音和字幕的字数要求十分严格。第三,配音和字幕翻译要应电影中人物性格的需要,语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然而由于配音和字幕是电影翻译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又有不同点。配音要做到声画同步,配音演员的台词要与电影画面演员的口型相一致,而字幕是观众获取电影信息的主要渠道,字幕在用字方面要谨慎,不能误导观众。从配音与字幕的比较中也体现出了电影翻译的特点。   电影翻译本身有着特殊性,然而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属于文学范畴,有些电影甚至是由文学名著改编而成,因此电影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电影翻译不能脱离开群体,无论是电影翻译还是文学翻译都要传递原作者的风格。而电影翻译的特殊性(口头性、瞬时性、通俗性、融和性、无注性)又要求电影翻译有别于其它的文学翻译形式。   电影翻译为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打开了一扇门,而电影翻译的特殊性要求译者要有责任心、传播媒介要把好关才能让这扇门不被破坏。其中任何一方出现漏洞都会造成配音或字幕出现差错。目前有些电影就暴露出像配音时没有删去原音,字幕翻译漏掉原文台词、错别字严重等问题。因此,译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对本职工作负责,同时传播媒介要保证高质量的翻译作品呈现给观众,只有这样,中国电影翻译的未来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2013年5月,四川阿坝州黄龙自然保护区的管护人员在松潘县丹云峡西沟进行野外巡护时,发现一株非常美丽的落叶乔木,树上开满了洁白浓香的花朵。经专家鉴定,这是一种国家级三级保护植物,名为“西康玉兰”。4年之后的2017年8月8日,当一场突如其来的7.0级地震降临在与松潘毗邻的九寨沟时,这种濒危植物的安危再度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西康玉兰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这还要从玉兰说起。  白为玉兰,紫为木兰  玉
营运资本管理对公司来说很重要,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措施对企业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绩效是一个公司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正艰难地从半殖民半封建的传统帝制国家转向现代民主国家。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重要转折期,翻译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就该时期宣传媒介而言,期刊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