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光俊教授运用“治胃通降十三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khfahdj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临床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经验采集/数据挖掘系统软件”对导师严光俊教授诊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病案进行信息采集和数据挖掘,分析治法、疾病、症状和用药之间的关系,总结和探讨导师“治胃通降十三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对丰富慢性胃炎的中医治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收集并整理严光俊教授近3年来诊治的部分慢性胃炎病案,并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将符合研究标准的791例病案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症状、证型、药物的术语)进行规范化处理。在“中医经验采集/数据挖掘系统软件”中设置相应的模板,并将预处理后的病案信息录入其中。运用系统设定的频数和关联运算方法,对病案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挖掘,主要包括一般资料、症状、“治胃通降十三法”各法的核心用药等,分析严光俊教授运用“治胃通降十三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特色,总结其应用规律和经验。结果(1)总体分析结果:①共出现89个症状,依次为:纳差、胃痛、胃胀、呃逆、嘈杂、夜寐差、口干、大便干等;②舌质以淡或红为主,舌苔以白、白腻或黄腻为主;③脉象以弦、滑、濡、细为主;④用药共121种,按频数依次为木香、陈皮、茯苓、白术、党参、枳壳、白芍、半夏、香附、厚朴、苍术、山药等;主要分属于理气药、补虚药、祛湿化痰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及消食药等类别。(2)“治胃通降十三法”各治法按频率排序依次为:行气通降法(12.26%)>温中通降法(11.38%)>清化通降法(10.75%)>健脾通降法(10.24%)>降逆通降法(9.99%)>养阴通降法(7.33%)>解郁通降法(6.32%)>化湿通降法(6.32%)>养心通降法(5.94%)>活血通降法(5.56%)>导滞通降法(5.44%)>苦辛通降法(4.42%)>重镇通降法(4.05%)。(3)得出了各治法中用药的频数和关联规则结果。结论(1)导师严光俊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主要有木香、陈皮、茯苓、白术、党参、枳壳、白芍、半夏、香附、厚朴、苍术、山药等。(2)导师所治的慢性胃炎患者当中,以胃气壅滞证、脾胃虚寒证、湿热阻胃证、脾虚湿盛证、胃气上逆证居多。(3)通过对“治胃通降十三法”各法的用药频数和关联规则的挖掘,可得出各治法的核心用药。(4)本课题所得结果总体上可以反映出严光俊教授运用“治胃通降十三法”治疗慢性胃炎的规律,丰富了通降理论的内容,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但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本研究只是对用药等方面进行了挖掘和分析,有待于今后收集更多的病案,扩大研究样本量,运用更多统计学方法,从证型、方剂、药物等更多角度进行挖掘分析,得出更多、更全面的规律。
其他文献
创业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权益型资本,在支持技术创新和促进科学成果的产业化甚至在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它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投资对象,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出现以玉米苞叶为主要原料编织生产出各类生活用品,这些用品很大一部分用于室内家居生活,具有很好的陈设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玉米苞叶
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恶化,日本极力拉拢台湾当局以图分化两岸,其主要手段就是不断派遣国会议员赴台活动,并日益呈现出"规模大、级别高、组织性强、两面性突出"等趋势。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着。儿童房是儿童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合理的儿童房室内设计对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
专利权以其促进技术信息传播,增加社会公众利益的巨大作用,在各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日渐广博之地,同时也滋生着限制竞争、阻碍传播的专利权滥用行为。我国专利权制度起步较晚,
在历史上,日本曾经与英国、德国结盟,远交近攻,中国首当其冲,深受其害。二战后,日本与美国结盟,远交近防,曾经造成中日关系的疏远和紧张。21世纪初,伴随日本军事战略的调整,
歌剧《江姐》创作于1946年,上演后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歌剧中"江姐"这一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堪称是"红色经典",歌剧中采用的音乐元素对人物情感的塑造起到了
基于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网络语言这一新兴语言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的社会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改变。其影响力度目前尚不得而知,但网络语言对现代语言
家庭暴力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严重侵害了受害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婚姻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急需一种制度来规制家庭暴力行为,从根本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政策的引导,西部农村小学涌现大量"小班",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小班化教学对农村小学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