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能”。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惠农方面的投入,惠农资金涉及面越来越广,惠农资金管理与使用中各种乱象频繁。这就为政府对惠农资金的导向、管理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惠农资金审计可以监督各项惠农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但是由于惠农资金本身存在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缺乏,使得惠农资金审计存在各种问题难点。因此,在惠农政策不断出台的新时期,加强对惠农资金审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A县惠农资金审计为案例,分析惠农资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共六章,第一章导论,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明确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首先对惠农资金以及惠农资金审计进行概念界定,其次,从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三个方面阐述惠农资金审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A县的惠农资金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同时对A县惠农资金审计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第四章提出A县惠农资金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A县惠农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第六章结论部分,为全文的研究做出结论性的总结。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县级财政惠农资金审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方式落后、审计结果公开透明度差以及绩效审计薄弱等其他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惠农资金审计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因此,结合当前我国县级财政惠农资金审计的现状,本文认为应科学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加强审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方面建设、提高审计信息公开透明度以及强化绩效审计体系建设,同时也应加强惠农资金审计力度、补充社会审计资源以及加强惠农资金各环节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