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选用董氏奇穴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观察董氏奇穴对于该病的临床疗效,并为该病提供有效可靠的针刺治疗思路及方法。2方法将符合该病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董氏奇穴组)和对照组(常规穴位组),每组各30例。每组患者于黄体期开始进行针刺,治疗至经血来潮后的第2天,连续针刺3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每日严重情况记录(Daily Record of Severity of Problems,DRSP)、经前期综合征自评量表(PMTS)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估,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组内和两组组间差异,评价董氏奇穴组和常规穴位组对于该病的临床疗效。3结果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病情经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并且DRSP、PMTS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治疗前评分亦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穴位组在针对临床症状治疗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董氏奇穴组和针刺常规穴位组在治疗后的DRSP评分,对比治疗前均降低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DRSP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别。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PMT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方案在改善PMTS评分方面疗效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董氏奇穴组和常规穴位组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改善明显(P<0.05),董氏奇穴针刺组较常规穴位针刺组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疗效更优(P<0.05)。董氏奇穴组与常规穴位组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随访比较中,董氏奇穴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常规穴位组(P<0.05)。4结论(1)针刺明黄穴、天黄穴、其黄穴与针刺常规穴位对于肝郁气滞型经前期综合征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2)针刺董氏奇穴的治疗方法在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相较常规穴位针刺更具有疗效优势。(3)应用董氏奇穴之明黄穴、天黄穴、其黄穴的治疗方案在远期疗效方面优于常规穴位治疗方案,可以减少复发。
其他文献
1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2方法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药物组,每组8/只。参照Vidman法建立KOA兔模型。运用透射电镜观察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软骨细胞凋亡比较;用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B)技术方法测定内质网膜上的I
研究目的: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观察复方黄连温胆颗粒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焦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有无改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芜湖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60例痰热扰心型的焦虑性失眠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口服复方黄连温胆颗粒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服用两周后,观察治疗前
研究目的基于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数据库挖掘,回顾性分析研究扶正安中汤联合化疗对气阴两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卡氏评分(KPS评分)、体质指数(BMI)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并筛选出影响mCRC患者的独立生存预后因素,以期为中医药联合西医化疗治疗mCRC方面提供循证依据支持。研究方法登录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医生工作站及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收集我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和单纯语言康复治疗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性差异。方法:本课题选取60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与针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语言康复训练,每周治疗6天,周日休1天,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时程电针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大鼠“神门”穴后血清(简称电针血清)对H9C2细胞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2(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nucleotide,HCN2)蛋白和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神门不同时程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电针血清对H9C2细胞的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电针血清的效应物质提供实验
目的:研究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黏附分子selectin-Eselectin-P、、、1-ICAM1-VCAM水平以及趋化因子IL-8、MCP-1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68例纳入研究对象之中,然后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小组划分,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疗程12周。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
目的1.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分布。2.观察健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TNF-α、ICAM-1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情况调查:调查14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病因、心功能、中医证型等,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中医证型分布与影响因素的关系。2.第二部分临床观察:将68例气虚血瘀型慢
1目的:观察具有温肾健脾活血通络作用的复方蓉芪通络颗粒对脾肾阳虚血瘀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中医证候及相关指标(甲状腺功能、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彩超颈动脉内中膜(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类患者的可能作用机理,以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临床治疗,为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甲减合并CAS疾病提供循证医
1.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血毒清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治疗前后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预后转归评分及终点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2.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SA-AKI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按照2018年《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目的:本课题通过痛点注射联合推拿治疗冻结期肩周炎,以缓解患者疼痛并恢复肩部功能活动。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为临床冻结期肩周炎的诊治提供了高效可行的方案。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冻结期肩周炎患者76人,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痛点注射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取推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