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摩莱特(Tobias Smollett1721-1771)是18世纪小说的开拓者之一。其第一部小说《蓝登传》1899年被《每日电讯报》评为“100部最佳小说”之一。它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流浪汉小说的形式,通过主人公蓝登在流浪过程中的种种遭遇,揭示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许多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和批判,但是很少有人从炫耀性消费的角度来解读斯摩莱特对奢侈和新兴资本主义的矛盾态度。本文使用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的概念,关注《蓝登传》中人物的炫耀性消费习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他认为,炫耀性消费主要指有闲阶级的消费习惯:他们经常消费炫耀性的物品和服务来宣传自己的财富,以达到更高社会地位的目的。奢侈品消费是为消费者本人的享受而进行的消费,是展现主人优越地位的记号。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服饰的奢侈性消费。上层阶级克林哲议员不仅自己穿着奢靡,而且喜欢结交服饰奢华的朋友。克林哲热情接待了衣着华丽的小乡绅葛奇却把衣着寒酸却有恩于他的蓝登冷落在一旁。蓝登的新船长魏弗尔对服饰的消费更痴迷,他不仅自己穿着华而不实的衣服,还要求其仆人穿上体面的服饰。而身处下层阶级的蓝登也对奢华服饰有着执着的追求,他把华丽的服饰看作是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方式。下层阶级成员蓝登穿上华丽的服饰后就被人认可为绅士,斯摩莱特批评炫耀性消费的误导性。第二章分析小说中人物对爱情的炫耀性消费。蓝登希望通过迎娶一位高贵女士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他先后追求了美丽但世故的美林达、丑陋但富有的斯那泼和漂亮又纯洁的水仙三位女士。他为追求这三位女士都花费了不少钱财,所以他的追求过程无一不是奢侈消费的过程。他陪同美林达出席各种奢华舞会,故意输钱给她;他陪同斯那泼到巴斯泡温泉疗养。而为了讨好水仙,他不得不陪其兄长出席各种酒馆,他还赠送了水仙一枚价值不菲的钻戒。而这三位女士在和蓝登的交往过程中不仅收获了金钱而且其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斯摩莱特批评了炫耀性消费对传统男女关系的破坏作用。第三章分析对休闲的炫耀性消费。一方面,炫耀性消费使得人们对经典文化的欣赏变了味,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炫耀的资本。蓝登花钱参观了巴黎的各种画廊和博物馆的艺术作品并把它们当作是一种被上流社会接受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炫耀性消费又使得人们很难真正地欣赏经典的作品,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经典文化从而成为了主流文化。传统作家麦洛波因也因传统文学的衰落和大众文学的兴起而放弃操守,开始写作大众作品。其次休闲娱乐活动也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主人公的炫耀性消费。蓝登热衷于各种巴斯和伦敦的娱乐活动,并把它看作是炫耀财富和地位的方式。然而斯摩莱特批评伦敦和巴斯的奢侈,并把它看作是人性的堕落和社会动荡的根源。在《蓝登传》中,斯摩莱特对炫耀性消费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度:一方面,蓝登及其他人物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改变,是18世纪人们消费方式改变的标志,也是大势所趋;但另一方面,人们在炫耀性消费过程中也染上了如奢侈、欺骗的恶习。因此,斯摩莱特又认为消费社会中人们道德堕落的根源也恰恰来自炫耀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