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所提倡的和谐教育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等方面。从时代主旋律的视角来看,社会日新月异的大变革,不和谐的现象此消彼长。本文旨在通过挖掘孔子和谐教育思想中的内容,归纳出其特征,充分发挥孔子倡导的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吸收其精髓,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当代教育,赋予其新的意义。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对孔子和谐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绪论部分作为整篇文章的开头,对文章进行一个整体的概括和叙述,包括以下方面: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平、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的相关基本概念进行剖析,分析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的形成受到了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动乱、百家争鸣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谐融洽的为师之道,独树一帜的践履原则,详尽多样的教育形式等四个方面对和谐教育思想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念上的天人合一、目标上的和谐万邦、手段上的礼乐并育、素养上的身心和谐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孔子和谐教育思想进行解读。第五部分是本文的落脚点,从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公民德行修养、建立和睦友好的伦理关系、彰显民族情怀和人文关怀等四个方面,论述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对孔子和谐教育思想进行总体性的梳理和概括。本文主要涵盖以下三个观点:一是孔子和谐教育思想的理论支撑。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下,不稳定的政治结构出现,加之文明的崩坏。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他们将“礼”、“乐”原有的精华部分保存,并加以完善。同时以孔子提倡的“和”来构建一种和谐的文化观。最终为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支撑。二是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其核心是围绕“仁”、“礼”、“和”;主要内容包括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谐融洽的为师之道,独树一帜的践履原则,详尽多样的教育形式;它包括了理念上的天人合一,目标上的和谐万邦,手段上的礼乐并育,素养上的身心和谐这四个方面。三是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当代启示。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公民德行修养、建立和睦友好的伦理关系、彰显民族情怀和人文关怀等。
其他文献
法治国家的建设已成为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可以说清末修宪是现代法治的起步,但是百年来的法治成果是否可以如愿地进入民间,以及以何种进入方式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土壤所融合,起到
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保护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为基础的法律体系,我国农业水资源保
权力的阳光运行不是一个纯理论、纯学术问题,而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进行廉政建设,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又丧失的危险,在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中国社会在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现代化和城市化同步进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
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的审理一度成为人民法院、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人、担保人、律师等各界的热议话题。尤其是其中的几个焦点问题,如能否以国有商业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