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发性抽搐症中医辨证规律的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搐症具有确切的疗效和明显的优势,但目前辨证分型尚无定论,治疗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治法不一。本研究目的:运用德尔菲(Delphi)法建立小儿多发性抽搐症中医规范化辨证标准。方法:本论文结合临床研究与文献研究结果,并参考既往研究成果,与课题组成员集体讨论形成第一轮《小儿多发性抽搐症中医辨证的研究》专家调查问卷;通过对收回的第一轮调查问卷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轮《小儿多发性抽搐症中医辨证的研究》专家调查问卷。由EXCEL首先建立数据信息库,然后使用SPSS16.0导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比排序法等统计方法,观测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对问卷条目进行筛选、整理,初步建立小儿多发性抽搐症中医规范化辨证标准。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调查,从问卷回收情况来看,两轮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2.5%、97.5%,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参与积极性高;从专业分布来看,两轮问卷中隶属中医儿科学专业的专家分别占专家总数的81.1%、82.1%,说明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从专家职称来看,两轮问卷中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分别占专家总数的91.9%、94.9%,说明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从专家的地域分布上看,全部专家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说明具有较好的地域代表性。两轮问卷均删除了不重要百分比R≥50%的条目,第二轮问卷亦删除个别变异系数CV值≥0.6、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差的条目。第二轮问卷中各辨证分型所保留条目(?)值均≥0.74、CV值均≤0.597,较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CV值介于0.144-2.747之间有明显改善,表明专家意见一致性较高,自此结束专家咨询。各辨证分型中所保留条目依据其重要性的大小,按照症状、舌象、脉象依次排列。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初步建立了小儿多发性抽搐症的中医辨证规律的研究,为小儿多发性抽搐症的治疗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证明德尔菲法是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具有客观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的重要方法学。
其他文献
青霉素具有高效、低毒、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基层医疗单位临床应用甚为广泛,但青霉素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故临床用药前要常规做皮试敏感试验(简称皮试)。
目的探析流程管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规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提高急救质量。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急救中心接诊的急性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睡眠质量和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睡眠质量标准(PSAI)和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 90,SCL-90)对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健康自然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安全差异性。方法将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分为传统潮气量通气组30例、小潮气量通气组50例,根据潮气量
儿童急性白血病在我国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现有研究认为:治疗中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对评估急性白血病的进展及骨髓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拟就儿童急性白血病(M7除外
目的比较预注芬太尼、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对罗库溴铵恢复时相的影响。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0岁,随机分为四组(n=15),即对照组(D组)、芬太尼组(F组)、舒芬太尼组(SF组)
目的观察醒脑阴阳透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阴阳透刺组(针刺Ⅰ组)、阳明经组(针刺Ⅱ组)、药物组,采用双波长
增强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房地产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父母对传统儿童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各方面的要求的增加,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采用增强现实
目的:评价钛板、钛网坚强内固定术治疗颌面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先上颌间牙弓夹板,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暴露骨断端,手法复位使骨折对位后,行
基于激光线扫描和力传感器原理设计了可以同时测量足部负荷和三维形貌的扫描仪。利用5mm以下足部投影轮廓线和整个足部投影轮廓线自动识别足后跟点和趾尖点,建立足部坐标系,